精美的毛笔对联书法作品图片

时间:2022-10-05 16:49: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精美的毛笔对联书法作品图片

对联是我国书法风格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对我国有着重要的影响。它的表达形式受到许多人的喜爱。下面是店铺整理的精美的毛笔对联书法作品图片。 毛笔对联书法作品欣赏

对联形式短小,文辞精炼,既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又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对联是在古代的“桃符”和“对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最早的对联出现在一千多年前。具史料记载,后蜀广正二十七年(公元九***)的春节前夕,后蜀主 孟昶因平日善习联语,故趁新年来到之际,忽然下了一道命令,要求群臣在“桃符板”上题写对句,以试才华。群臣们各自写好一幅,耐心等待审查。孟昶一一看过,均不满意。于是他就亲自提笔,在“桃符板”上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一幅最早的春联。对联的格式精巧玲珑的对联,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习惯,而且在群众广泛运用的基础上还有一种统一点要求,固定的格式。从文学角度来看,它是我国民间文化遗产中讲究较多、要求较严的一种特殊文体。从格式上看,它紧密结合现实生活中间有两个门框和一个门楣道特点相应地由三部分组成:上联:第一句,也叫出句;下联:第二句,也称对句; 横额:也叫 横批或 横披。上、下联是对联的主体,有和壁之妙,缺一不可。另外,对联主实际运用中,上、下联文字不管多长,一般都没有标点,这也是格式上的一种特殊讲究。但也有例外。 精美的毛笔对联书法图片

时间跨度为 先秦、两汉、三国、两晋至南北朝。在中国古诗文中,很早就出现了一些比较整齐的对偶句。流传至今的几篇上古歌谣已见其滥觞。如“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类。至先秦两汉,对偶句更是屡见不鲜。《 易经》 卦爻辞中已有一些对偶工整的文句,如:“渺能视,跛能履。”(《履》卦“六三”)、“初登于天,后入于地。”(《明夷》卦“ 上六”)《易传》中对偶工整的句子更常见,如:“仰以观 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系辞下传》)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则 从其类也。”(乾·文言传) 对联的律偶阶段

律偶,格律诗中的对偶句。这种诗体又称 近体诗,正式形成于唐代。但其溯源,则始于魏晋。曹魏时, 李登作《 声类》十卷, 吕静作《韵集》五卷,分出清、浊音和宫、商、角、徵、羽诸声。另外, 炎作《尔雅音义》,用反切注音,他是反切的创始人。一般的五、七言律诗,都是八句成章,中间二联,习称 颔联和 颈联,必须对仗,句式、平仄、意思都要求相对。这就是标准的律偶。

杜甫《登高》即可见一斑: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 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 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对仗极为工稳。远胜过骈体文中的骈偶句。除五、七言律诗外,唐诗中还有三韵小律、六律 排律,中间各联也都对仗。

律偶也有三个特征:一是对仗作为文体的一种格律要求运用;二是字数由骈偶句喜用偶数向奇数转化,最后定格为五、七言;三是对仗精确而工稳,声律对仗已成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30bf73bcf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