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积薄发 放飞梦想 我们都知道,语文学科“皮厚”,就是说学习语文并非一日之功,不像学习其它技能或技巧一样一蹴而就,而是靠集腋成裘、日积月累努力和积淀才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好语文必须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不断体验,不断感悟,不断品味,不断积累,才能厚积薄发,绽放人生魅力。 早在十几年前,岱岳区教研室开始倡行经典诗歌诵读教学,编印发行《初中生阅读诗歌篇》,按初中三个年级不同认知层次编排诗歌目录和诵读数量,学生三年的积累数量可达到340首以上,远远超出新课标规定的标准(背诵古诗文240篇段首,其中小学160篇段首,中学80篇段首)。大容量的积累,使学生受益匪浅。近几年,泰安二十中结合全民读书活动,开展了以“营造书香校园,奠基书香人生”为主题的读书节活动,今年已经成功举办七届,每位教师积极投身活动,并发挥自己主观创造性,使经典诵读成为习惯,老师们的课堂也因此变得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首先,注重兴趣激发。经典的配乐诗朗诵或者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很容易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趣,模仿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学生诵读的自觉行为。央视新年诗会赵忠祥的《就是那一只蟋蟀》,欧阳夏丹的《你是我心底的一首歌》,都深深浸润着学生的心田,得到美的享受。每天一次的展示会,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按照座次的顺序,每天课前的背诵名言或诗词,并说出自己对名言或诗词的理解、感悟,能更好的正面督促学生的日常诵读积累。 其次,注重有效指导。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品读经典,教师的诵读指导至关重要。当然,这需要教师必具过硬的基本功。教师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展示出自身良好的诵读节奏、诵读韵律、诵读技巧、诵读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在诵读初期,教师力求从朗读的语音、语速、语调、节奏、韵律等方面对学生的诵读进行细致指导。此外,教师应与学生共读同一经典,共叙不同感触。在积累方面,要时刻做学生的榜样,挤时间多读书,扩大阅读面和阅读深度,提高自身素质。 第三,让诵读成为习惯。除了每天完成展示的一段首外,学生还要完成每周一次的诵读积累,材料课外自选,可以选校本教材《国学经典诵读资料》,也可以借鉴其它材料,合作学习小组组长周末检查,并能默写在读书笔记上。其他诵读时间要执行学校每周两课时的阅读课和寒暑假三个月的读书活动时间。我们秉承“读书的孩子不学坏”,让读书成为自然,让诵读成为习惯,为学生的书香人生奠基。 第四,展示诵读成果。为更好激发学生经典诵读的情趣,感受诵读经典的乐趣,定期组织“我背的古诗多”、“古诗新唱”、 “经典演诵”等形式的比赛活动,发现典型、树立榜样。结合学校开展的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又开展了书签制作比赛、手抄报展评、读书笔记展评、读书推介会、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格言征集、古诗文诵读达标、读书演讲比赛比赛等。 共沐书香春风,共诵诗书经典,让我们和孩子一起,享受书籍,享受诵读,奠基人生,放飞梦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32434f1e53a580216fcfe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