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随笔《家人闲坐 灯火可亲》评介

时间:2022-07-20 09:36: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汪曾祺随笔《家人闲坐 灯火可亲》评介

作者:宫文宇

来源:《新阅读》2021年第03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诞辰100周年特别纪念版《家人闲坐 灯火可亲》由光明日报出版社 2020 4 月出版。汪曾祺善于以个人化的细小琐屑的题材,使日常生活审美化,作品被誉为诗化的小说。该书自出版以来,受到贾平凹、毕飞宇、王安忆、吴玄、冯唐等人的推荐,是一部生活气息浓厚的散文集。

该书主要围绕家和生活,分为四辑:辑一《家人闲坐,灯火可亲》,辑二《自得其乐,随遇而安》,辑三《汤和天气好》,辑四《日日有小暖,主味在人间》。这是汪老先生写给大家美而幸福的活法。几乎囊括了汪曾祺最温情的散文,并附录了汪氏三兄妹写老头和母亲的


文章。家是什么?家是纽带,连接着亲情与个体;家是暖阳,融化着冷漠与个人;家是回忆,承载着甜蜜与苦涩。

汪曾祺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他的父亲多才多艺,会拳脚、爱音乐,甚至会用最好的材料给孩子做花灯和风筝。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环境。我们在家庭这片热土上汲取充足的营养让自己成长。毋庸置疑,汪曾祺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书中写道:清明节前,他糊风筝,有一年糊了一只蜈蚣,是绢糊的。他用药店里称麝香用的小戥子约蜈蚣两边的鸡毛,鸡毛必须一样重,否则上天就会打滚。他放这只蜈蚣不是用的一般线,是胡琴的老弦。他带了几个孩子在傅公桥麦田里放风筝。这时麦子尚未起身,是不怕踩的,越踩越旺。我父亲这个孩子头带着几个孩子,在碧绿的麦垄间奔跑欢呼,为乐如何?这段对父亲的描写,把父亲带孩子放风筝的情景轻松跃然纸上,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可以看出他对汪曾祺的童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曾说我的童年很美

母亲在汪曾祺三岁的时候离开了他,是由张氏(继母)抚养成人。她心地善良,给了他如生母一般的关怀和照顾。继母死后,他又有了第二个后妈(任氏娘)。那时候他已经十七岁了。继母称呼他大少爷,他称呼继母叫娘。作者对第一个继母的描写尤为细致,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他对张氏深深的怀念,娘不仅对他无微不至,对妹妹也是如此。融洽、和睦,處处洋溢着温情,这才是家应有的感觉。每个人的家庭外表虽有不同,但却拥有相同的本质——爱与包容。

生活里的诗意还有自得其乐,它是作者选择的诗意般的生活。汪老先生在1958年打上了右派,后来被下放到农村劳动改造。初干农活,当然很累。这时才懂得劳动是沉重的负担的意义。这段特殊的经历让汪老先生切身地观察了农民,确立了以后的生活和写作方向。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各种坎坷和艰难,但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态度是由自己决定的。从小被爱浸润长大的作者,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拥有一个随遇而安的心态,白天画画,晚上读书,自得其乐。

生活里的诗意,还有一个组成部分就是喝茶。也许是受祖父的影响,汪曾祺也喜欢喝茶,甚至每次喝到龙井,就会想起祖父。抗日战争时期,他在昆明住了七年,每天几乎都在茶馆里度过。本地人叫坐茶馆,他自称是泡茶馆。茶馆里除了喝茶,还有围鼓,就是演员或者票友清唱。茶馆里人来人往,人声鼎沸,犹如一幅活生生的清明上河图。茶馆里的伙计、茶客、掌柜、学生等形形色色的人物,给予了汪曾祺源源不断的创作来源,让汪老先生对生活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感悟。这样洒脱诗意般的生活,让每一个读者都不觉心生向往。

该书还收录了《人间草木》《葡萄月令》《四方食事》等名篇。每一篇都融入了汪老先生对生活细腻的感受和真实的描写。让读者被家的氛围温暖,优美轻松的文字读完犹如春风拂面,引起读者对家庭的思考。愿每一个家庭都能灯火可亲,愿每一个人都能在书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诗意般的生活。


作者系书评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3fc3d2bfc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