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水龙吟·腰刀首帕从军翻译赏析 《水龙吟·腰刀首帕从军》作者为宋朝诗人李璮。其古诗全文如下: 腰刀首帕从军,戍楼钎倚闲凝眺。中原气象,狐居兔穴,暮烟残照。投笔书怀,枕戈待旦,陇西年少。叹光阴掣电,易生髀肉,不如易腔改调。 世变沧海成田,标群生几番惊扰。干戈烂漫,无时休息,凭谁驱扫。眼底山河,胸中事业,一声长啸。太平时,相将近也,稳稳百年燕赵。 【前言】 《水龙吟·腰刀首帕从军》是宋代诗人李璮的作品,全词直抒胸臆,感情真挚,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深刻反映了宋元之际人民希望过和平生活的愿望,抒发了其目睹山河破碎、黎民涂炭,急切盼望早日驱逐入侵者,使身处水深火热中的人民休养生息、安居乐业的愿望,表达了恢复中原的强烈信心和决心。 【注释】 (1)戍楼:指边防上的岗楼。 (2)投笔:用班超“投笔从戎”之典。 (3)枕戈待旦:语出《晋书刘传》,意即枕着兵器躺着等待天亮,比喻杀敌报国的心情急切,一刻也不松懈。 (4)陇西:泛指陇山以西地区。 (5)掣电:即电闪,形容迅速。 (6)髀肉:大腿上的肌肉。易生髀肉,感叹久处安逸,光阴易逝,思图 有所作为。《三国志蜀志 先主传》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备住荆州数年,尝与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7)群生:指宋朝百姓。 (8)干戈烂漫:此处形容刀光剑影, 1 兵连祸结的样子。 (9)相将:行将,即将。 (10)燕赵:均为古国名,战国七雄之二,这里泛指北方地区。 【翻译】 我从小就腰佩战刀、头裹头巾去应征入伍,成为抗敌军队中的一员。每当我闲暇时,便独自登上戍楼眺望那失去的中原故地。但见中原大地一片残破荒凉,到处是野狐、野兔活动的踪影,人烟稀少,在夕阳暮霭中更显得凄凉无比。时事变幻莫测,政权更迭频繁,兵连祸结,战事不断,百姓们受尽了战争的侵扰,无法休养生息,要靠谁去驱逐侵略者,扫平中原呢?望着眼中破碎的山河,想到自己肩负的恢复中原的宏图大业,常常禁不住仰天长啸。我们恢复中原的那一天就要到来了,百姓将很快迎来太平时日,北方地区将继续在宋王朝的统治之下延续下去。 【赏析】 开头五句写词人在边防岗楼上远眺中原大地,被荒凉而残破的景象所震撼。“腰刀首帕”采用示现的修辞法,刻画出从军的装束,其中“首帕”源自头裹黄巾起义的黄巾军的装束。“狐居兔穴”,是描写战后残破荒凉景象的典型写法,与《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中的“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及杜甫《无家别》中“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的描写相近,而且还含有鹊巢鸠占、中原沦陷之意。而后六句连用数典,抒豪情,表决心,委婉而深刻。 “世变沧海成田,标群生几番惊扰。干戈烂漫,无时休息,凭谁驱扫?”这五句表达了词人对饱受战争之苦的人民的无限同情,并意识到了肩上的责任。一句“凭谁驱扫”的发问,使无数爱国志士意识到了艰巨而神圣的使命感,催人奋进。 “眼底山河,胸中事业,一声长啸。”三句激情澎湃迸发,让人不禁联想起那大呼“还我河山”的岳飞所高 2 唱的“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满江红》) “太平时,相将近也,稳稳百年燕赵。”“燕赵”自古便为汉族统治地区,此以“燕赵”代北方,意含驱除外族之意。结拍二句虽然从历史的眼光来看,有点不切合实际,但它确实抒发了词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很能鼓舞人心。 --- 3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40767a6b9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c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