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苏州园林》(节选)阅读答案 《苏州园林》(节选) 设计师和工匠因地制宜,提出自己的想法。当然,成功的花园是不同的。然而,苏州不同的园林有一个共同点。似乎设计师和工匠追求的是确保无论游客站在哪里,他们面前总是有一幅完美的画面。他们关注展馆的风景()和沼泽的风景(),以实现展馆的目标()。简言之,一切都必须存在,才能形成一幅完美的画面,而且一定要美,一定要伤害美。他们只希望游客能感受到“如画”的真实感受,他们的成就实现了他们的愿望。当游客们来到公园时,没有一个人不去思考他们口头上所说的话。 …… 苏州园林中有假山和池塘。堆垛假山是一门艺术,而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无论是高山,还是几座竹花树木的小山,都取决于设计师和工匠的生活体验,他们心中有沟壑,让游客在登山时忘记苏州城,在山中感受。至于池塘和沼泽,它们大多使用活水。在一些园林中,池塘和沼泽是畅通无阻的,因此池塘和沼泽是整个园林的中心,其他场景是相互协调安排的。如果水面看起来像一条河,通常会设置桥梁。如果布置了两座以上的桥梁,它们将是相同的,而且永远不会相同。池塘或河流的边缘很少铺上整齐的石质堤岸,这些堤岸总是高低起伏,任其发展。还有一些精美的石头或花朵:这也是为了从各个角度达到一幅画的效果。池塘里养着各种颜色的金鱼或鲤鱼,荷花或睡莲在夏天和秋天开花。游客可以看到“鱼儿在荷叶间嬉戏”,这是图片中的另一个场景。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和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在第一段括号中填入适当的单词。 2、根据下列意思的表述,从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 (1) 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 (2)形容山岭重叠,峰峦相接,连绵不断。() (3) 分散的高度给人一种美感。() 3、“鱼戏莲叶间”出自《》。 4.全文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课文中找出能概括苏州园林一般特征(共同点)的句子,并抄写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找出第一段中的平行句(在句子下面画一条线),并讨论其表达功能(在课文中找到一个句子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可以证明“他们的成就实现了他们的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二段画线句子中“艺术”和“技术”两个词语不能调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这句话中的“这”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是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布局配合映衬层次 2.(1)因地制宜 (2)重峦叠嶂 (3) 投球姿势 3、《汉乐府.江南》 4.总体而言,它揭示了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右) 5、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6.注重亭台楼阁的布局,假山、池塘、沼泽的配合,花草树木的衬托,近距离和远距离的水平。这种平行性的使用特别强调“任何事物都必须存在,才能形成一幅完美的画面,而且一定要美,一定要伤害美。”(右) 7、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意对即可) 8.交换后,“艺术”成为次要地位,“技术”成为主要地位。本末倒置是不准确的。(右) 9、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意对即可) 10.好几个花园里都有古老的葡萄藤,蜿蜒参差不齐的树枝是一幅好画。(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58212f44a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7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