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国家的主角 “19世纪是军事征服世界的世纪;20世纪是经济征服世界的世纪,21世纪是文化创造新世界的世纪。”在这样一个文化主导的世纪,在今年国庆节前,中国国新办将在国际主流媒体,面向世界观众播放中国的国家形象宣传片,片长30秒,并将由50多位中国各界名人来诠释中国形象。坦率地说,在西方的话语视角下,中国的形象还不完美。我们需要以不同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自己,因此,我们邀请6位国际友人,来谈谈他们眼中的中国。在我们国家很难买到具有中国特色的纪念品。 当人们谈起一个国家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它的文化。筷子、功夫、瓷器、孔子学院,这都是我能想到的中国文化的代表。只可惜在阿塞拜疆,很难买到或学到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东西。我曾让一个中国在阿塞拜疆的留学生帮我翻译一段介绍中国的文字,但是他们都不愿意帮助我,这就失去了一个介绍中国的机会。也许,每天都会发生这些事情,宣传中国的机会一直在流失。 如果问中国人旗袍的起源,我相信能回答上的人很少 中国人首先在文化上就失去了自己的特色,着装普遍偏向欧美。当然没有欧美人穿上中国的民族服饰这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如果问中国人旗袍的起源,我相信能回答上的人很少。但在欧美国家,就连小孩子有时也能说出自己民族服装来自哪个时代,尤其在欧洲,民族文化被保存得很好。中国政府的这次宣传太必要了,因为中国的文化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如果东欧一个国家失去了自己的文化,它还有其他邻国传承自己的文化;如果一个阿拉伯国家失去了自己的文化,它也有邻国传承它的文化。但是中国没有,中国的文化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5000年的历史一旦失去了,受到损失的不只是中国,还有全世界的人民。 外国人不是不喜爱中国,只是不了解中国 因为中国在欧洲的宣传力度不够,让很多青年人对中国望而却步。他们选择学习德语、西班牙语,但很少有人学汉语,因为他们不了解中国。或许介绍中国文化的一张小小的光盘就能改变一个人对中国的看法。 宣传二字带有强制性色彩,有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文化、价值观的嫌疑 意图是好的,但是宣传二字不如介绍来得好。每个人都有“自爱”的特性(self-love),觉得自己的文化才是最好的。如果有人向他宣传一种其他的文化并让他接受,这会适得其反,让人产生抵抗情绪。但是如果只是介绍性的,我觉得会更好些,也许叫文化交流也不错。国家形象宣传片不仅仅要给外国人看,也要给中国的老百姓看。 也许政府注意到很多外国人不了解中国,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中国人自己也不了解中国。问一问大学生中国有多少个邻国,中国的边境有多长,北京的面积有多大,相信很多人都不清楚。自己都不了解自己,如何向别人自我介绍呢? 文化和发展之间能够找到平衡点 中国人为自己文化的丢失找了很多的借口,说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为了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这种现象。日本也经历过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但是日本把自己的文化传统却保持得很好。 50位中国人中很大一部分并不为外国民众所知 50位名人的确是中国各行各业的精英人物,但多数的外国人并不了解他们,如果这样就达不到宣传的效果了。 我不反对在展示国家形象时使用明星,但需要有文化气息的人物。 这既然是一部拍给外国人看的宣传短片,我们当然是希望通过这个片子了解当代的中国是什么样子,而不是要了解中国当代的明星是什么样子,更不是看明星生活如何体面,工作如何光芒万丈。明星固然是中国客观存在的一个小众群体,但是不应该被强调,更不应该以此为主记录。 拉近国与国之间距离的,当然还要数老百姓的作用大 中国政府的形象在我们国家不是特别的友好,我们不了解中国,更不了解中国政府。但是我有中国朋友,从他们身上我体会到中国人民的朴实、勤劳、热情、好客。从中国普通老百姓的身上我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我爱中国,因为我爱中国人。中国的公园文化别具一格。 说实话,我身边的很多朋友对中国人的第一印象是他们并不爱中国,反而争先恐后的取得外国国籍。不过要问我形象宣传片应该拍摄什么内容,我会毫不犹豫的说是在公园里随处可见的翩翩起舞的老年人。这种场景我在其他国家从没见过,它代表了中国人享受生命的那种快乐! 我最喜欢的中国文明可能要数大唐时期了 我特别钟爱古代文明。在中国,我尤其钟情于开元盛世那段时期。那时候有无数伟大的诗人,作家。他们留下的诗词歌赋是整个世界的文化遗产。正因如此,很多人相比现在的中国来说更爱她的过去。所以,要想宣传中国国家形象,就必须要告诉世界,现在的中国也有数不尽的文化瑰宝等待世界人民来分享。一提到中国,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国菜,太好吃了。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有一些跟韩国很相似,现在我回到了韩国,非常想念正宗的中餐的味道。如果想在韩国宣传国家形象,不如多开几家中餐馆,让美食打开中国外交的大门。 中国毕竟是个发展中国家,国内的发展更重要 我觉得没必要把纳税人的钱花在这上面。虽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但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总有一天会成为经济大国。然而,当务之急是要解决国内的一些问题。比如提高全国的教育水平,让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人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了国家的形象自然而然地也就有所改观了。一个国家的形象既要包含它的硬实力也要包含它的软实力。 国家的形象需要全方位的展示,首先是要展示它的军事实力、经济实力,当然不可或缺的是它的文化软实力。英国之所以受欢迎,并不仅仅因为经济的发达,更因为英国有培根,有莎士比亚。 一个处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的国家就容易忽视弱势群体 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很大一部分是靠那些成功人士带动的,他们给本国带来了财富和自豪感。但是他们不代表全部,社会生活中还有很多处于底层的百姓,他们虽然对社会的贡献有限,但是他们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分子,我们不能无视他们的存在,或许正是因为他们我们的社会才更丰富多彩。BQ曹宇:想象一下——站在街头东张西望:贩夫走卒国企私企白领金领干部盲流成都小吃上菜的姑娘外加山西削面闷头喝汤的民工兄弟,你身边每五个人里竟有俩人月薪过6000,我猜这不是北京,这是天堂。 朱光强:中产一词将要同小姐、同志一样,彻底沦落风尘。 德中联会议厅-东不拉:北京的“中产”只是个传说。 易观智库:进入21世纪,中国的白领正在与“中产”渐行渐远,除了房子,还有工作、健康压力,许多白领“有”中产“收入没”中产“生活”。 石述思:“月均收入6000元可成中产,月入万元可成上层中产”,由北京工业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日联合发布《2010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显示,北京已经出现了500多万的中产阶级。——没有完善的法治,充分保障的公民权力以及健全的国家福利制度,这500多万中产都属于下流社会,略强于流氓无产者。 职场轶事:“一套房子消灭一个‘中产’”现在已经成为铁的事实。本来经过多年打拼的白领正在筑垒中国中产阶层的基础,没承想近年飞涨的房价让他们的“中产”梦碎。不买房子在大城市里扎不了根,买下房子就成了“房奴”,说不定这一辈子再也进不了“中产”行列。 潘朵拉:哇,这么容易就中产了?上海岂不是遍地中产?我们已经跨入发达国家行列了吧?不吃不喝二十年,够买套七十平了…… 叫我小土豆:“月均收入6000元可成中产,月入万元可成上层中产”——本年度最搞笑言论之一。 编辑:小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5a1c19e5a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