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奴隶社会时期的音乐 二、古希腊的音乐 1、古希腊的乐器 古希腊的乐器见于雕刻、壁画和文学记载的有以下几种: 西林克斯(syrinx)用芦苇制成,形似排箫的一种吹奏乐器。 里拉琴(Lyre)手指拨弦而发声,最早由乌龟壳制成,有四根弦,后来在发展中形成很多样式,弦也增多,但以七弦为主。 阿夫洛斯管(aulos):也称竖笛,音色近似于现代双簧管,由两根管子组成,一长一短,各有数孔,可以同时发两个音。 3、古腊音乐的调式 古希腊的调式以四声音阶为基础,早期四弦里拉琴的空弦音,刚好是音阶中的四个音。它的调式看阶是自上而下排列的。主要调式有:多利亚(两个全音一个半音) 弗里几亚(全音半音全音) 利地亚(半音、全音、全音) 古希腊的记谱法是字母记谱法,用不同的字母来表示相应的音高。 第三章中世纪音乐 格里高利圣咏 “格里高利圣咏”也叫“素歌”或“古罗马赞歌”。 “素歌”有自己的调式体系,在节奏上自由松散,旋律庄严朴素。歌谱是用纽姆谱记在四条线上。 素歌的特点是:1、有严格的演唱形式和演规划;2、都是单音音乐; 3、用拉丁文演唱。 教会调式系统 中世纪教会音乐中运用的调式称为“教会调式”或“中古调式”。 教会调式仍沿用古希腊的调式名称,但与古希腊调式不同。它共有八种调式,四种正调式和四种副调式,将调式的第一级音称为“结音”第五音称为“属音”。以结音开始的为正调式,以属音开始的为副调式。 伊奥尼亚和爱奥利亚调式(今日的大、小调式)是十六世纪瑞士人格拉里安(1488-1565)才把它纳入调式体系的。 圣咏的记谱 现存最早的是9世纪出现的圣咏手抄本,它是用符号谱记谱的。符号谱又称纽姆谱,它用点、横线、斜线、曲线等符号标记在歌词的上方, 指示旋律的大致轮廓。这是现代记谱法最早的根源。 10世纪出现了“表示音高的”纽姆谱,然后出现了用一条或两条线指示某些相对音高的一线谱或二线谱。到了11世纪初,圣咏开始使用四线谱记谱。这使相对音高的准确记谱法成为可能,只是这种记谱法还不能准确地表示圣咏的时值和节奏。 圭多·达雷佐(Guido dArezzo 约995—约1050)意大利本笃会修士。他在1025年出版《微言》一书,阐自己的理论,并发明了唱名法,以帮助唱诗班的僧侣记住全音和半音的位置。 他的六声音阶唱名是:ut、re、mi、fa、sol、la。 第二节教堂复调音乐的产生和发展 对格里戈利圣咏进行改动或加上别的声部都是教会的清规戒律所 不允许的。但中世纪的教会音乐家们不甘寂寞,从九世纪开始,不断地尝试着把格里戈利素歌处理成多声部结构。 最早的尝试是以格里戈利圣咏为“固定调”,在它下方加上平行五度或平行四度的声部,称为“奥尔加农”。 一、奥尔加农 “奥尔加农”(Organum),是西方复调音乐的鼻祖。它被看作一种特殊的演唱实践,这种实践最初似乎是在成人与儿童同时演唱圣咏时自然地产生的。 人们发现,一首圣咏可以通过下方增加一个平行四、五度的声部得到装饰而使之显得突出,音响也可以通过上下方八度的重叠而变得更加协和。 11世纪末出现了一种与过去很不相同的奥尔加农,它以四、五、八度的混合为基础。 两个声部时而对比,时而平行,反向进行更多。开始与结束的音总是处在同度或八度上,奥尔加农声部也从圣咏的下方移到了上方,变得越来越突出和独立了。 二、第斯康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5e7021283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7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