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野鸡

时间:2022-08-04 05:17:1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精品文档

野鸡

雄雉头顶部为绿色,两颊有鲜红色肉冠。颈黑绿色并有一白环,胸紫金色并有光泽,背绿色,翅膀有横条花纹,尾羽细长约450mm左右并有黑色横纹2530条左右,长像非常美丽,体重约1.21.5kg左右。雌雉为土色并有棕色花纹,体重约。81.0kg左右,雌雉外观不美。

在丘陵及山边的草丛、灌木丛中营巢,在隐藏处用爪子掘成一个土坑就是它的窝。环颈雉常出现在山坡、丘陵、河沟两岸等地的灌木丛、草丛之中,秋季幼雏喜群居一起,冬季长成之后也是群居,少者3~5只,多者10~20只,春季分散活动.群雉很难以靠近,距离在70M以外即可成群起飞,遇到群雉时首先必须将它们冲散,然后再去寻找小群或者单个的,这时才能有开枪射击的机会。雉鸡有一个致命的弱点,被惊扰后,就会立即扑下来钻入草丛中。这时由于过分紧张,往往它只顾把头隐藏好,屁股露在外面也不管了,所以,此时很容易去抓住它.野鸡繁殖有季节性,一般4月初至4月中旬约有50%的成年母野鸡接受交配,4月末开始产蛋,5-6份交配次数频繁,为产蛋高峰,此时,可达到全年产蛋量的90%以上。母野鸡在繁殖期每窝产蛋6-14枚。每年常孵两窝。

寻找野鸡首先根据环境条件是否适于野鸡栖息,不适于野鸡生存的环境不会有野鸡。然后巡行观察,寻找野鸡的足迹、粪便、砂浴场等。野鸡在换羽,害生虫侵扰时,最喜欢在温暖向阳,比较开阔的砂砾地区进行砂浴,砂浴时,不仅留下足迹,还有遗落羽毛。羽毛清洁,没有污损为新脱落羽毛,在附近搜索时,可能遇到

春季鸣笛引诱,多用雌声,能引诱雌雄野鸡。秋季用雄音引诱雄性。使用鸣笛时,少用最好,因吹叫频繁,偶有异声,便会招致失败。鸣笛以弱音为佳,但在有风天气,可使用强音,弱音能引诱近处野鸡,强音能惊走近处野鸡。鸣笛音调的强弱好坏,需在野外实验决定,因室内条件和野外相差很大,在室内发音良好,到野外出猎时,受猎人呼吸状况、气温和风速影响等,可能发出劣音。

捕捉野鸡雏鸟,加以驯化饲养,待长大后,携带繇子至野鸡经常出没地点,将繇子拴在适当位置,在其周围设置圈套,繇子离群后常发出叫声,引诱其他野鸡前来,繇子多用雄性,雄野鸡有好争斗特点,听到繇子鸣叫,必然迅速前来与其争斗,遇到周围套子即被套住。如果未被套住,猎人可驱赶野鸡不使它与繇子争斗,在逃走时亦可被套住。

此外,用夹子猎取或用夹套猎取野鸡,也很有效果。

电媒套野鸡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布套、安放电媒要隐蔽。自己布的套,5米距离认不出就差不多了,不论是主线还是套线。 第二、一切准备好后,退到离电媒40----50米的地方隐蔽 。因放音后,野鸡要来找,而在找时会先侦查一番,会在离电媒230米的范围溜达,甚至爬到高处张望,所以近了会被发现,且中途不能变换位置太远,否则你的声响(包括土地的震动)会被鸡听到;远了,中鸡也可能没发现,最后不是挂了就是跑了。 第三、时间要长。一般1个小时到1个半以上才看,这就看你的功夫了,耐住寂寞等鸡鸡 。时间短了,可能鸡还没侦查完,你一去,刚好把它吓跑了 ;时间长了,会影响堂数。

第四放音。先放公音,野鸡近则小声一点,控制在最近鸡叫声音量的四分之一以内;100米以上距离可大声,以不失真为准。再放母音,公母间隔时间10秒左右。放公声的间隔20分钟左右;母声间隔10分钟左右。

1、确定有鸡,半径120米内,远则难引且电媒声音过大容易失真。

2下套,最好是绳套/吊腿,误用门套,野鸡对新环境很在意;下套选草多的地方下,最好有草洞的路(必杀)套和媒应在6-8米间,多则难防,少则露陷。

3、声音,以小公拍翅大叫或小母叫为佳,群鸡对大公和大母警戒性很高。

4、引鸡时间早730-830下午16-17点,其他时间感觉很难;早上鸡刚起床对新事物有点冲动,下午鸡则吃饱喝足锻炼身体。

5、电媒要求,以中音为主高音替补形成环绕立体声。

以上纯属个人乱吹,如有类同纯属偶然,欢迎批评指导!



现在上山抓野鸡要早点上山,最好天蒙蒙亮就要到达山上,野鸡的地盘很固定的,听什么地方有公鸡叫就去,这时的野鸡都是在昨夜睡觉地方刚起床,鸡警觉性要低一些。你确定位置后就可以靠近,潜伏过去距公大约56拾米,这个过程千万要注意隐蔽,如果山鸡停止走动伸长脖子表示它心神不安,马上要注意隐蔽。不管你是用枪还是下套都要注意不要声大,下套选山鸡的下方最好,距声源1-5米甚至更远布套.下套没什么方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向布套的地形 是靠山头扎 毛路多的地方扎,注意伪装和隐蔽,待公野鸡啼叫时你可以放音逗它,放公声一般是5-8-10分钟一声,声略小,如果你放的声音太大,太快容易压口,山鸡不敢靠近的



当山上的母鸡开始孵蛋了,公鸡找不到母鸡交配,用母声可以很好引诱,现在公的旁边一般有几个母的跟着,不容易引诱,还有就是两只山鸡的地盘靠的太近也不容易引诱,就是来了也不敢靠近,单公比较好搞,听觉好敏感,只要一声,也能从远处闻声而来.很少有误差的.当公鸡声一落地后,你马上就可以放母声了,不要太大声也不要放频繁了,模模糊糊只要公鸡能听到就行,母野鸡有几种声,叫口也有2-4-6声,春天就选低音较好,有风的天气可用强音,一般的情况下用弱音.上山多带几种母声,只要是它来了,就证明你的叫声它很满意。这个时候不可以放声,人要一动不动的,一定要隐蔽好,这是非常重要的。只要它没发现你就会找,它定位很精准的,在公鸡找的过程中不可以出声的,这样公鸡一定会围绕发出声音的地方找,来回跑,还不断的拍打翅膀发出啪啪的声音。要是它没找到母鸡走了,在它走了后可以再次用母声引来,只要你的有耐心野鸡是会中套的。

如果野鸡听到后,无回应,不能够急于放,要相隔4-5分钟才能够放第二次。如果有回应,就放母叫。如果听到或者看到野鸡靠近堂子,降低母叫的声音音量,小到是有是无即可,因为野鸡的听觉视觉很灵敏的。同样的不能乱叫,每次媒叫间隔最好在4-5分钟。野鸡很敏感,也非常小心的。如果发现野鸡离开堂子,可以用小声的母叫引回,套的伪装是套野鸡的重中之重,如果伪装不好,野鸡能够轻易识别出来。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鸡群用同样方法来进行三次以上的诱 一般三次以后基本不会有所响应。多上山,多试试。



野鸡捕到后用小刀割脚出血可养活,无伤难活。刚捕回来的没有几个能活,用刀给一点伤口,出血了,反而能活,,说它性子倔,能憋死,



开始细看痕迹,有明显的和新鲜的走动或扒食痕迹的地方为好点,但要狭长型的(与周围相比而言)现实中这种地型极少,我大都做堂(是不是可行或错误,无结论),套我只用单圈三股套,(二股麻丝一股黑6号鱼线)尾线较长,系一重物,圈套较大,也就野兔单套的缩小版式,下法也一样。套子要下在口子中间,不要露头,这样可增加隐蔽性。至于如何下套阵,看地型来说,和竹鸡大同小异罢了。



堂与电媒的距离在10米外,而这10米我不选密,选取空疏点为好,说通俗点,就是堂是一个密点,媒处也是一个密点,这二个点中间不要密,形成一个过渡区,这个区有可能会使野鸡疑而止进,从而在套区长时转动,以增加中套率(个人认识)



野鸡在没见鸡之前必须听到叫声特别是振翅的声音 它的听觉特别好 定位能力特别的强 它会来到听到振翅的地方前面看 还必须在振翅的地方见鸡 见鸡媒了的野鸡 它比什么鸡还愚蠢 野鸡怪就怪到这里 所以捕必须要用真媒 好的母鸡媒 在清明后 没引过的鸡 没有引不来的鸡 而且来到你可以用手去抓的地步 而用声媒108-9不会来 来了老远就走就是这个原因 本来我不应该说这些的 是不准外传的 我说这些是为了爱野鸡的兄弟们少走弯路 少花不必要的钱去买不必要的工具。



现在把师傅的一些技术公开给大家,方面大家参考下(注明:师傅所传授的主要是下冷套的方法)一般上山先用音引声,发现有回应的位置,或者是以往经常发现有鸡的地方,我们可以找位置下套,所谓的“位置”就是指鸡路,找对了鸡路就好抓鸡了。鸡路一般是在似芦苇草的那种山草叶子垂弯底下,地形是那种似断崖的坡处,如狗洞状,整条路经过之处的叶子有点微凹,大家以往仔细看即知道的;有些是在露天的地方,有点疑似牛路的,大家可以看下有没有蜘蛛网在上面,如果是人走或者是牛走的,往往上面的是没蜘蛛网的,而鸡走的上面会有蜘蛛网,底下则是通的;还有应特别注意的是:一定要观察附近的那些老鼠洞推出来的土、山上的牛粪便、树桩的边缘、腐烂的树叶,有鸡的地方一般都会趴那些地方的,如果都没见趴那些地方的肯定是没鸡的。还有下套的时候,套离地面是一个拳头的空迹

一、

二、在野鸡打沙的地方各个路口下套,打沙的地方因为野鸡熟而且领地性很高,现在的野鸡很少回叫,所以观察野鸡出入地很重要,平时才兄出去都是问老乡的。

二、必须做假媒,野鸡警戒性很高,单声音是引不来鸡的,野鸡视力好,一看到有毛的就会冲来,才兄的假媒就是找只萝卜插上几根野鸡尾毛,把一头放入杂草中,造成个假象。

三、下套的方法,最好在有杂草路上下套,野鸡套最好是绳套,严禁使用T型架套,那样可以带有隐藏性,有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杂草洞开路更好,不过不能翻动太大,新的情况很容易引起鸡的不安,注意封好各个路口,套和媒之间在5-8米左右,因为是假媒鸡会发现很快,远一点为好,电媒当然放在假媒旁了。 四、声音,个人认为声音以母叫为主看鸡的情况。 单公--骚母音(母野鸡发情音)2-5分放一次。 对鸡--小公,可以用小公小叫或小公嗑,1-2分。

群鸡--小母呼伴、小野小叫音、小母警戒音,2-4分放一次。 发现野鸡进入阵地,但没中套可以在外头(不能用电媒播放),在自己隐身处用手机或另一电媒放一下本地的鹰叫声。

三、 四、

精品文档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60af94b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6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