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根据语境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在课文中,作者经常会用词语来表达一些观点,而总是要有理由的,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很多时候,这个理由,是可以从课文的上下文中找出来的。 找出了这个理由,就能对作者“用词语表达的观点”更加信服,理解更加透彻。 例如《翠鸟》一文,作者写翠鸟的外形:“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这里,作者用了“鲜艳”一词来表达作者对翠鸟羽毛颜色赞美的态度。词典中,鲜艳的意思是:“颜色鲜明而美丽”,为何说是“鲜明而美丽”?去看看下文,“橄榄色、翠绿色、浅绿色、赤褐色”这么多色彩,让人感觉很美,而且这么多色彩,让人感觉新鲜、明亮,这就叫“鲜艳”,这是作者发出赞叹的理由。 再如《观潮》,作者在开头写道: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观,词典中有几种解释。观潮的“观”,是看的意思;“奇观”的“观”则是景象的意思。第一自然段指出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奇观”指雄伟壮丽而又罕见的景象,说其奇,主要是说其罕见而又奇特。“自古以来”是说钱塘江大潮自古就有。 “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看似矛盾──从古就有,怎么还罕见?从大潮的角度,全球各地都有,但是,钱塘江的潮与其他地方的大潮不一样,主要是这个“潮观”之大,为大潮景观中之罕见。此外,即使是钱塘江潮,应该是每月都有的,但是八月十八的大潮,又是钱塘江潮景观中的罕见,“潮观”景色与其他潮汐现象有明显的不同,因而称之为“奇观”、“天下奇观”。另外,之所以称之为“观”,不是绝无仅有的一次现象,而是每年的八月十八都出现类似的现象,成为了人们称颂的一种固定、周期性出现的景象,所以,被称之“观”,这是从下文中找到的理由。仅一句话,就突出了钱江大潮的“古”和“奇”。 想象“拟体”的样子,从对“拟体”的情感态度揣摩作者对所写事物特点的态度。 作者为了一种事物、一种形态的特点写得更清楚,把作者对这事物的态度表达出来让读者也被这态度感染,会采用比拟的手法将一种事物或者形态比作另一种事物或者形态。阅读的时候,要抓住写出“拟作事物、形态”的词语,去联想、想象“新事物、新形态”的特点,去联想、想象作者这样写表达了什么情感和态度,然后思考:作者这样写实际上是在写原事物形态的什么特点,表达什么态度和所表达的情感。 例如《鸟的天堂》,作者写大榕树上的鸟儿: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作者写画眉鸟用了一个词语:“兴奋”,这是把鸟当成了人来写,写鸟是“有感情的”,“兴奋”地叫着,说明它此刻什么心情?非常快活,唱着歌儿,表达着内心的愉快,这是从“人”的角度来想象的,然后从人的心情推想到画眉鸟“兴奋地叫着”,是像人一样有情感,作者这是写鸟的生活形态,写出了鸟儿的心情。那么,作者在写自己怎样的情感态度?作者喜悦的心情啊,看到鸟儿能够感受到鸟儿在兴奋,听着鸟叫好像在唱好听的歌儿,想到鸟儿生活在这里,多么快活,多么自由自在!画眉鸟是鸟儿的代表,是所有鸟儿的生活状态的写照!作者是在赞美鸟儿,赞美眼前的景色! 同样的例子还有《花钟》中的牵牛花开是“吹起喇叭”,蔷薇是“绽开笑脸”,睡莲是“醒来”,《蟋蟀的住宅》中“蟋蟀弹琴”的“弹琴”,《山中访友》中的老桥的“德高望重”等。 体会这些词语的意思,都需要从“拟体”去展开想象,想想“拟体”的特征,再回想这是实际事物的哪方面特征,表达实际事物的怎样的一种情感态度,推想在表达作者对实际事物怎样的情感态度。 从词语、事物所表现的“特定事理”,去推想文中所要表达的“事、理、情”。 作者在写人、写事的过程中,经常会写到某个特定的事物,介绍这特定事物的特点、事理,并且将这特定的事理用一个表示具体事务名称来代替,人们只要一看到这事物、这个词语,马上会想到一些事理。读文章,读到这样的事物、这样的词语,首先要思考这事物、这词语代表着怎样的事理、情感态度。 在此基础上,将这个事物(词语)所代表的“事理、情感”与本文所写的人物、事件联系起来,去推想,作者在这里,用这个名词、写这个事物,想借此来说明什么“相似的事理”,表达什么情感?这是一种“相似联想”的读书方法。 例如《白杨》一文中,作者介绍了“白杨”的生长特点,结尾写道“白杨树”,我们读到结尾的“白杨树”,从白杨的特点,去推想文中父亲、孩子与白杨在边疆生长的相同特点,就能体会到文章所要表达的人物特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父亲要带着孩子们扎根边疆,这是作者对老一辈新疆建设者的赞叹! 再如《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作者写到了“爬山虎”,我们就可以从“爬山虎”自身的生长特性中蕴含的事理去推想叶圣陶先生的治学态度,体会作者要表达的叶圣陶老先生的特点,以及对叶圣陶先生的感情,抓住对同一事物特点描写的用词变化,从整体上去体会事物变化着的特点。 作者在介绍事物特点的事物,经常需要介绍事物特点的变化,或者从不同角度来写事物的不同特点。全面了解作者所介绍事物的特点,就需要抓住文中那些写事物特点的不同词语,把这些词语进行比较,从词语意义的不同,识别事物在不同阶段、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侧面的特点变化。 如《金色的草地》一文中提到,“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读这段文字,就需要抓住写不同时间花瓣颜色变化和花瓣形状变化的词,来体会景物变化的特点及其变化的原因。需要认真思考的是:体会这些词语的变化,还需要把时间、地点等外界环境变化的词语找出来,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才能体会到外在环境与事物变化的关系,这是景物自身特点在随时间、地点环境在变化。 类似的文章还有《观潮》等。 还有一类是作者从不同侧面来介绍事物的不同特点,如《桂林山水》,作者写“水”,写了清、静、绿;作者写“山”,写了奇、秀、险,这是从不同角度来写的。要联系文中的具体介绍,读懂每一个词语所写出的事物特点,在此基础上,将“清、静、绿”联系起来,将“奇、秀、险”联系起来,再与“画”联系起来,就能全面地了解文章所介绍的“桂林山水”的特点了。 抓住反复出现的相同、相近词语,联系全文把握强调的“共性”或者“变化”。 文章中,会有一些意思相同、相近的词语反复出现,这些反复出现的词语,其实是文章的一种思路标志,在表达着作者要强调的事物特点、要表达的感情,或者是在体现着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逐步深入的变化。阅读中,需要抓住这些相同或者意思相近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这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着怎样的思想,表达着怎样的情感;然后,把这些相同或者相近的词语及其语境联系起来,思考:这些相同或者相近的词语,在语境中表达的意思有怎样的共同点,有怎样的区别,从而,准确把握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思想和情感。 《秋天的怀念》作者写母亲的行为,三次写到了“悄悄地”。“悄悄”这个词语不难理解,“声音低微、不声不响”,在具体的语境中,分别是“悄悄地躲出去”“悄悄地进来”“又悄悄地出去了”。三个“悄悄”,在具体的语境中的意思也没什么区别。但是,把三个“悄悄”和相关语境联系起来,细细比较,会发现三个“悄悄”都是用在我“发脾气”“发完脾气”“要发脾气”的情形下,母亲对我的“暴怒无常”,总是这样的态度,这是“母亲”对“我”态度的共同点。抓住联系找到共同点之后,再结合课文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来推想:目前为什么这么做?这是对我的宽容,对我的呵护啊!而且,目前总是这样做啊。 把相同的词语及其所在的语境联系起来,通过分析它们的共性,我们对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就有了深刻的认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6363aa767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