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九)》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杜甫的绝句四首

时间:2022-08-21 07:07: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九)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杜甫的绝句四首

绝句漫兴九首(其九) 杜甫

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谁谓朝来不作意,狂风挽断最长条。

(1)诗中的杨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2) (2)这首诗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 参考答案:

(1)杨柳是一个柔美(1),且因美好而遭到妒忌、打击(1)的形象。(2)

(2)运用了寄托手法(托物言志)借杨柳的遭遇寄托个人遭遇的不幸;(2)运用了比喻手法,如将杨柳比喻为十五女儿腰;(2)运用了拟人手法,诗中的挽字将狂风人格化。(2)(6) 译文:

隔着门墙外面的杨柳树,那柔弱细长的枝条,就好像那十五岁少女纤柔美好的细腰。谁道只一个清早未加留意,竟然已被狂风扯断了最长的枝条。 赏析:

此诗上两句是在写杨柳之美,下两句是借杨柳为何不展身姿是因为被狂风折断了枝条来指代诗人自己的不得志。诗人虽不在朝廷,但是时时关心国计民生。自己像那不能舒展身姿的杨柳一样,是因为被社会的现实击打得无法去拯救苍生,自己为官不得重用,壮志难酬啊。

杜甫《登高》诗题一作《九日登高》,这是诗人于大历二年(767)年九月九日漂泊夔州时的拔山扛鼎之作,被誉为杜甫七言律诗第一。 一、时空的断裂与自由转换

诗歌在有限意象组合中浓缩了大量意义,从纵(时间)(空间)维度去建构意象,使诗意别具一格。登楼是为了打破位居地面时的视野局限,开辟一片穷通万里的审美体验。

1.因登高而打破空间的视野

1






打破空间的视野主要指登高所见由实而虚。眼前所见的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等,构成一幅立体的空间画面,诗人由上至下,由下至上,俯仰之间使情与景相容;诗人近观远眺,情兴与物象相连。句句不离登高,字字突破视野。无边不尽写出空间之阔远,无边无际,万里,说明距离在万里之遥,则非视野所能及。 从更寥廓的意象中去探究,登高所见的景观已经形而上,成为生命之秋、生长河的典型意象。萧萧下的无边落木滚滚而来的长江,象征永恒的悲凉和亘古不变的宇宙,展示了深沉的宇宙意识。 2.因登高而延伸时间的久远

悲秋,点明萧瑟衰败的时令;落木,暗示已是晚年,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生命短暂,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常作客,表明漂泊不定是常态,漂泊他乡是长久的,不断的。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百年,犹言一生,百年多病,是迟暮之年百病缠身。

诗人有意放大现实时间常和百年,写出长年飘泊之苦,经常羁旅之愁,年老多病之叹等。同时秋天、落叶、流水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也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个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3.因登高而将有限与无限自由转换

诗人善于将眼前有限的时空与无限的时空进行转换,化空间为时间,或化时间为空间,达成时空交织。万里与无边对应,百年与不尽对应,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把诗句有机结合,组成更为丰富的意境。江天无情,人生有恨,人生的苦难代代无穷已,恰似这铺天盖地的落木和滔滔不绝的长江,两者在此顷刻间相遇。同时,落木苦短,却代代无穷,长江永恒,却年年重复。登高之时空交错,牵动诗人五味杂陈的人生况味,这况味秋风卷不去,江水流不完,真是思更甚,愁更浓。

二、内容的断裂与有意重组

诗歌语言不同于常规语言,诗人通过意象的组合与割裂完成诗意的传递。本断裂之处是指诗歌中没有写出或没有明示的,往往蕴藏深层的意义和滋生新的



2




意义,需要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填充、想象、思索才能体味到的内容、思想及情感。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729b87b1d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d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