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的教案 《归园田居》的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掌握生字词,能够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体味诗歌的内涵 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及韵律,同时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境。 2、分析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情景交融的意境,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陶渊明的田园诗平淡自然,通过学习,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 体味诗歌的情感内涵。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鉴赏陶渊明田园诗的能力 。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诗歌是情感的艺术,多诵读有助于品味诗歌的语言,同时有利于学生把握诗歌的内容和理解作者情感,从而获得自我的情感体验。 2、讲授法。抓住关键的诗句进行分析、讲解,启发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知识迁移法。通过两首诗的学习和比较,扩大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陶渊明和《归园田居》组诗情感的`理解。 教具准备:黑板、粉笔、图片 课时字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一些充满诗情画意的图片,从而引导学生进入诗意的田园风光,进入一个世外桃园,引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他的思想。 提问:看到这些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图有什么感觉?你们喜欢吗?这有没有让你们想到世外桃园?我们上个单元也学过一篇有关世外桃园的文章,记得是哪篇课文啊,谁写的?(《桃花源记》陶渊明)请同学们根据学过的内容谈谈对陶渊明的理解。 找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桃花源记》向我们描述了一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社会的向往,批判了现实社会的黑暗。从《爱莲说》里知道他是一个隐士。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陶渊明隐居田园的生活过得怎样。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 二、朗读诗歌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而且要注意下面的注释,对诗歌有一个总体感知。 2、全班有感情的齐读课文,教师正音。 三、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介绍作者:(同上) 写作背景:诗人曾几度出仕做官、归隐,在官僚与隐士中徘徊。直到公元405年,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去恭迎郡督邮。陶渊明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授印去职 。此后他坚定了隐居的决心,一直过着隐居躬耕的生活。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课本中所选是第三首。 四、重点分析诗歌 1、解题:文章和诗歌的题目就好像人的眼睛,它往往能传达出或暗示许多信息。提出题眼——归(以“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诗歌)。标题只是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田园生活,那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面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73a9a0f48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