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母

时间:2023-09-25 16:20:1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春节伊始,央视以及其他各家媒体采访报道了不同家庭、不同人群对于家风的诠释。节目一经播出引起了全社会的热议。从采访报道中不难看出,虽然以往没有大幅度提升这个概念,但在大多数人们的心目中潜移默化存在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或多或少,或隐或现存在于我们身边,存在于我们心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谈起家风,说起传承,我不由得想起了从未谋面的奶奶,也就是父亲的继母。

奶奶在我的记忆中没有多少概念,她在我没有出生的时候就驾鹤西去了。我只是从父亲常常断断续续的回忆中了解一二。

父亲两岁时丧母,四五岁的时候奶奶成为了这个家庭的成员,跟爷爷一起承担起了家庭的责任。人常说继母难当,在奶奶的身上也同样有着这样的难题。但奶奶却以她的善良、真诚、耐心、宽容感动着父亲,最终让父亲接受了奶奶,并时时让父亲怀念着,感恩着。最让父亲常常念念不忘的是上学时候的事。

在建国初期,对于一个农民家庭来说,能够分得田地,吃饱穿暖就是最大的幸福了。而爷爷就是这样一个没识几个字,以农耕为生的人。土地是他的命根子。他没有看到识字、学文化给自己及家庭带来什么好处,只看到了土地给自己带来的效益。因此爷爷从小就把父亲带在身边,他要决心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为一位农田的好把式,这样就可以解决温饱问题了。对于上学的事情爷爷从来没有当回事,奶奶的提议更是无法通过。早过了上学年龄父亲还是跟着爷爷春播夏作,秋收冬藏。一直到父亲九岁时,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去上学,加上奶奶在旁边的督促、唠叨,爷爷才松了口。终于父亲在这年的秋天以比同年级孩子大的年龄进入了学校。这次机会来之不易,父亲更懂得珍惜,在学习上也非常用功,常常是名列前茅。从此爷爷不再说什么,而奶奶却更是沾沾自喜,一说起父亲就满脸的幸福与喜悦。

可是好景不长,仅仅几年平安的日子,爷爷就病倒了。父亲12岁时,爷爷撒手人寰,留下了孤儿寡母,生活一下子陷入人生的低谷。奶奶是旧时的劳动妇女,曾缠过脚,三寸金莲走路都不稳当,更何况做其他的体力活了。父亲又一次面临着人生的重大抉择,这个时候令人没想到的是奶奶从没动过让父亲退学的念头。当别人说起,现在生活困难,没有经济来源,哪里有条件上学。一个后儿子把他养大就够好的了。奶奶从不听这些闲言碎语,她宁愿自己苦点累点,也不愿耽搁父亲的学业。父亲终于在奶奶的坚持和鼓励下克服着重重困难继续他的学业。

这期间奶奶吃的苦,受的累可想而知。虽然父亲常常节假日帮奶奶干活,但是奶奶很多时候不得不自己下地劳动。曾听村里人说奶奶刨地的时候,刨一下,双脚在地上跳一下,为的是保持身体的平衡。真的难以想象奶奶是如何把地一刨一跳地刨完的。而支撑奶奶的唯一希望就是父亲学有所成。

父亲呢?一边上学一边还得做许多家里的农活。再听话也是个孩子,贪玩的时候多。听父亲说,最严重的一次是那年秋天了,奶奶让父亲星期天出去砍柴。可是贪玩的父亲只顾在


山上跟同伴玩儿,到了晚上拿着绳子、镰刀空着手回家了。奶奶看到父亲两手空空而归,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她边哭边念叨着,自己没有盼望了,儿子不争气&&那伤心欲绝的样子,令围观者动容。父亲站在那里,吓呆了,从没有见过奶奶这样的状态。惊吓中的父亲此刻才渐渐明白,坚强的奶奶背后支撑她的是对自己无限的期望。一但这期望渺茫,奶奶便是无所适从。奶奶从没有对父亲苛刻过什么,也从来没有如此的不堪,如此的严厉。年幼的父亲终于明白了自己身上有着跟别人不同的担当。呆了许久的父亲,猛然醒悟过来,跪在奶奶面前央求奶奶原谅自己,以后再也不贪玩了。还信誓旦旦说自己要做个听话的孩子。父亲这样说,也这样做了。就这样孤儿寡母在互相帮持中艰难度日,无论是丰年还是灾年,奶奶一直努力扶持着父亲走在求学的路上。

几年后,父亲不负母望,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初中,离家远了,回家的时间少了,更难以顾上家里的事情。这种情况下愈加苦了奶奶,一直以自身的吃苦耐劳坚持着,其中也免不了亲戚、朋友的帮助,艰难度日却还是度日维艰。但是奶奶从没有因为家里琐事对父亲说过什么,一如既往地咬牙支撑着。直到父亲不负众望考上了高校学习,并且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国家干部&&奶奶之后写满沧桑的脸上总是挂着掩饰不住的笑容。

后来常常听父亲说起,没有奶奶就没有父亲的功成名就,更没有父亲的今天。话头话尾都能感受到父亲那颗感恩的心有多重,有多浓。事实也正是如此,奶奶以她独有的人格魅力成就了父亲。也把她身上所有优秀的品格加以传承。从父亲的工作、生活态度上常常可以看到、体味出奶奶的影子。父亲的一生又以他的坚韧、善良、诚信、感恩等等诸多优良的品格教育和影响着我们以及下一代。

不难看出我们每一个家庭就是社会的一个缩影,每一个家庭就是一方爱心的沃土。从报道中,从自己的切身体验中,很清楚的感受到我们全国的每一个家庭都以各种形式,各种方法传承着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美德仁、义、理、智、信。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83dbd7e69dc5022abea0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