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启示

时间:2022-04-14 12:25:2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河南省商丘市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启示作者:吴强华 袁可林

孙洪悦 马亮

中国国土资源报网 2013-02-26 09:37:45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党的十八大之后,如何实现有质量的城镇化,成为舆论关注和坊间热议的焦点。普遍的共识是,能否处理好的关系,直接决定着城镇化的质量。

要地还是要人,是个问题,更是个最大的难题。很显然,有质量的城镇化,决不能再走要地不要人的老路。

然而,新路在哪里?要地要人又如何兼顾?日前,本报记者走进河南省商丘市,试图从商丘正在推进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得到借鉴与启示。

启示一:要地征地,城镇化应更好地实现节地聚财

河南是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全省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0%,城镇化率低于全国11个百分点。人多地少、城镇化水平低,一直是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因素。

河南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最具典型性、代表性,发展不足与发展不优叠加,加快发展的机遇期与资源需求的高峰期并存,人与地的矛盾既绕不开、躲不过,又等不起、缓不得。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文茂林表示。

地处河南东部的商丘市,是河南典型的人口大市和农业大市。人地矛盾在商丘表现得尤为突出。 毋庸置疑,破解人地矛盾,城镇化是方向。然而,具体的路径和平台设计,如何促进城镇化进程中人地关系的和谐,需要基层在实践中因地制宜地探索。

农业人口的转移及转移农民的富裕,是城镇化的基本目标。这两大基本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的支撑。

从哪来?商丘的实践表明,仍是重要的支撑。商丘农村人均建设用地270多平方米,通过节约用地,土地置换,可以很好地为城镇化提供支撑。商丘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彭显文指出。

基于这样的思路,近年来,商丘市按照全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统一部署,将全市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相结合,按照村庄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集中建设具有社区服务和管理功能的新型农村居住区。

新型农村社区的从社会管理的角度,体现的是农村居住区配套、管理、服务与城市社区的接轨;而从土地管理的角度,体现的是城镇化思路的转型,从要地不要人的单纯卖地生财,转向依托土地综合整治和村民集中居住节地聚财

城镇化过程中的要地已经不是简单地依赖摊大饼式的征地,而是更多地依靠内涵挖潜腾地,通过农村建设用地集约水平的提升,助推城镇化路径转型。

腾地征地的核心转变在于,城镇化过程对土地的需求,更多地由新增用地的占用,转向存量用地的盘整;由行政主导的被动征地,转向政策引导的主动腾地

腾地过程中,群众自愿是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在民权县龙塘镇吴堂村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现场,镇党委书记李国栋多次强调群众愿意、群众受益腾地原则。

尊重群众意愿,实行利益引导,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使群众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受益者而不是受损者,成为商丘各级党政干部的共识。


据介绍,2009年以来,吴堂村村民可以按照各自经济条件,随时申请搬迁。对旧村内的宅基地拆迁不搞一刀切,根据宅基地使用情况逐户逐宗制定拆迁计划。

在吴堂村拆旧现场,70多岁的村民李瑞堂正在清理房子拆除后的建筑材料。当记者问及搬进集中居住区的感受时,李瑞堂不假思索地吐出四个字:一步登天。

据了解,截至目前,商丘市已开工建设79个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新建住房21582户,旧村拆除31472户,旧村复垦耕地6927.75亩,为城镇化提供了可持续的土地支撑和资金来源。

启示二:离土离乡,非农化应更多地转向就地乐业

腾出来的土地如何利用,搬出来的农民如何安置,是决定城镇化质量的关键环节。人口的集聚,土地的集中,为更大范围内规划产业布局、培植新兴产业提供了空间。

商丘市坚持围绕新型农村社区,培育发展产业,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宜农则农,做强特色经济。同时搞好土地流转,鼓励社区农民就地创业。

全市100个新型农村社区主导产业中,种植业占32%,加工业占30.5%,商贸物流占25.4%,养殖业11%,其他占2%;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28个,基本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

多元产业的崛起,有效承接离土农民的同时,大幅避免了农民离乡,让农民非农化的去向,由背井离乡更多地转向就地乐业

夏邑县太平镇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结合,整镇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先期将35个行政村规划合并17个社区,后又调整合并为8个中心社区。

农民能否住得好、留得住,真正实现安居乐业,直接决定新型农村社区的成败。在安居方面,该镇充分考虑不同经济收入群众的需求,提前科学谋划,在社区房型设计上,既有风格独特、面积220平方米左右的两层独院式住房,也有面积90平方米左右的多层楼房,还有一批专门免费安置五保户、低保户等的老年公寓房。目前,全镇已开工建设5层以上多层楼房84130万平方米,两层别墅楼70015万平方米,拆除旧村房屋3466间。

同时,该镇依托土地流转和产业支撑,让农民在新型农村社区真正留得住。20104月,太平镇启动土地流转工作,积极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种田大户返租承包土地。截至2012年上半年,全镇涌现种田大户48家,承包土地1.87万亩,建有花卉、果园、瓜菜、中药材基地30多个,专业合作社40多家。社区农民摇身变成农业产业工人,仅河南永震农业开发公司,每月用工就达5000人次,农民工资收入达30万元。

依托土地置换发展起来的产业集聚区,成为农民就地乐业的主渠道。在夏邑县产业集聚区,由香港锦悦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河南永安纺织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0亿元,安装环锭纺、气流纺、紧密纺等国际一流设备30万锭。项目全部达产后,年可实现产值16亿元,利税1.8亿元,可安排2000人就业。

启示三:要人”≠“进城,市民化应更快地推进福利均等

依托腾地聚人产业留人商丘正在推进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农民非农化探索出了现实出路。 然而,从职业的非农化到福利的非农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长期以来,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要地不要人现象,之所以饱受诟病,核心在于土地非农化的要地过程中,农民职业被迫非农化,却没有同步要人,实现福利保障的非农化。

商丘市通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城镇的文化、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同步向农村延伸,让农民彻底告别了生活环境的脏乱差,逐步提高了生活水平和整体素质。


商丘的实践启示我们,城镇化过程中的要人,并不等同于简单地进城。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农民的市民化,不是让更多的农民涌入城市,而应更快地推进福利均等,让城市福利和服务更多地惠及小城镇和新农村,防止大城市病的蔓延。

福利均等化正成为商丘新型农村社区的重要内涵。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商丘市充分保障农民权益,统筹推进安置、就业、培训、保障等各种问题。产业集聚区内新型农村社区农民选择安置补偿的,按照先货币补偿后回购安置房的方式进行,村民转为城市居民后,统一纳入城市就业管理范围,纳入城市医疗、就学、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采取安置就业、推荐就业、鼓励引导自主创业等多种形式,促进被征地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增收。同时,积极探索新型农村社区房屋办证办法,将集体建设用地转为国有建设用地,按照城市房屋进行登记,办理房产证。入住社区的居民,继续依法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土地收益的分配权。

在睢县蓼堤镇龙王店新型农村社区,记者了解到,与城市媲美的配套与服务,在社区已经成为现实——5万多平方米的商贸服务区市场,4万多平方米的龙河公园,3000多平方米的社区便民服务中心,4000平方米的社区文化服务中心,25个班级规模的社区小学……

睢县国土资源局局长张友峰介绍,龙王店社区土地综合整治总规模1500多公顷,新社区规划占地150多公顷,可安置3500户,1.3万多人。通过综合整治,可新增耕地100余公顷,节余建设用地指标80多公顷。

这些新增结余的土地,正是福利均等的重要源泉,更是有质量的城镇化的坚实支撑。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853e124e2bd960590c677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