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外语教学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探索

时间:2022-04-21 16:58: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在中学外语教学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探

作者:蔺海滨

来源:《校园英语 2019年第13



/蔺海滨

【摘要】教学外国语言,在教学生学习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要择机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指导学生开设社团、开设专题讲座、将文化内容融入语言测试中等形式让学生体会传统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从而不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关键词】外语教学;传统文化;文化意识;文化渗透

【作者简介】蔺海滨,浙江省镇海中学。

中学外语的教学是发展学生语言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学习和使用外语对汲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借鉴外国先进科学技术、传播中华文化、增进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相互理解和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根据2011年版的英语课程标准,文化意识目标包括四个范畴: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的意识能力。随着人们对外语这一工具的重要性的认识的提高,外语的学习在我国蓬勃开展。目前高考外语语种就有六门,分别是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学生们在学习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也通过阅读、视听、以及与外国朋友交流,接触了大量的外国文化。但是现在产生了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那就是很多学生对西方的圣诞节非常了解,却很少了解有关自己国家的春节的文化知识;他们知道国外的情人节,却不了解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七夕节。 年轻人对于西方洋节日的热衷和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淡漠不能归结于外国语言学习的后果,因为我国没有外语教育的时候,西方传教士通过学习汉语的方法将基督教不断的向我国传播。著名传教士司徒雷登就是一个中国通。但是,在外语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学习、了解足够的多元的文化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培养他们弘扬、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数千年沉淀下来的精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增加对历史的了解、对文化的了解,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也可以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增加民族凝聚力。数千年中华的文化史,也是中国人数千年的思想和行为演变史。以史鉴今,可以提高我们的思想深度和广度。笔者在外语教学中尝试通过多种途径,适时引入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和文化意识的培养。

一、把握适当的时机,培养学生文化自信

语言学习所涉及的语言、文字、篇章章等是文化的极其重要的载体。在学习过程中会不时地接触到具有文化意义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把握适当的时机, 以适当的方式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这样做就可以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从而避免了长篇累牍式的说教。

英语阅读教学中阅读到关于圣诞节的内容是再常见不过的了。例如我们会经常阅读到这样的内容,说孩子们圣诞夜将袜子挂在圣诞树上,在他们睡觉的时候圣诞老人会从烟囱进来,将礼物放到袜子里。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适时的问学生他们小时候过春节父母是如何给他们压岁钱的。因为中国地域广阔,不同的地方可能有不同的风俗。我们可以向同学们介绍我们有些地方的除夕夜,父母也是在等孩子们睡着以后才会悄悄地将压岁包放到孩子们的过年新衣服的口袋里。 除夕夜一般要留长明灯的。 江苏盐城一带在使用煤油灯的年代,还会告诉孩子们除夕夜的长明灯是不耗油的。孩子们在睡觉前都会留意一下灯里有多少油。他们第二天醒来,发现灯


里的油果然没有变少,感到很神秘。还有这些地方的孩子在春节大清早的时候,是不准使用菜刀的。早上的早饭要用刀切的东西都是前一天晚上事先准备好的。孩子起床后是不准随便讲话

的。再加之有关“年”的传说,我们中国传统的春节有着非常浓厚的文化氛围,非常有仪式感。

在阅读到英语中关于上帝创造世界和上帝造人的内容的时候,可以适时引入我国悠久的关于盘古开天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一万八千年。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这一传说包含着中国传统哲学于世界的的认识,寓含中国传统哲学阴阳的观点,同时也符合霍金的宇宙大爆炸的理论。学生可以由此更加感受到对中华文化的自豪。

在阅读到关于西方万圣节的相关内容时,可以适时引入中国传统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阅读到有关情人节的内容是,可以引入更具有悠久历史甚至已经上升到神话地步的传统中国节日七夕节,又称乞巧节。阅读到感恩节的相关内容时, 我们以引入我国的寒食节。寒食节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因此西方的感恩节有着更悠久的历史。

二、开设选修课,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

开设选修课程也是传播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国的太极拳蕴含着浓浓的中国文和传哲学思想。笔者自2009年秋季开设校本选修课程《太极拳入门知识与实践》。由于现在很多学生有出国学习交流的机会,为了适应他们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需要,本课程采用双语教学,旨在让学生在了解中国传统哲学的博大精深的同时,可以学习语言,传播中华文化。本课程自开课以来,每次开课,生额都供不应求。

三、指导学生开设相关的社团,让学生探究体验文化自豪感

学生社团的特点是具有自主性、探索性和创新性。开设与文化有关的社团,学生能够更自主地参与对文化的探索、体验和思考。浙江省镇海中学的日语社是该校校园里学生自主创办的传统社团。该社团聘请高校日语教师兼社团指导老师。通过社团活动学生们了解日语文字的来源、发音的规律、词汇的来源以及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等内容。在日语的学习实践中,学生会更加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日语的拼音是按照中国汉字的偏旁部首创造出来的。日本的词汇里有大量的汉语词汇,以至于日文不将汉语词汇视作外来词汇。日语的文字大量使用汉字,甚至读音直接也使用汉语的读音,叫音读。如食堂、図書館、学校、学生等。有的汉字传到日本后被颠倒了顺序,如日文中的“紹介(しょうかい)、無礼講(ぶれいこう)”等。有的使用汉字表意,但是使用日本固有的读音,叫训读。 如“畳”,是中国古汉字,同“叠”。但是日本人用该字代表日本人普遍使用的铺在地上的席子,读作“たたみ”(音为“榻榻米”)。“畳”在日本还作为房间面积的单位。而这一词的读法又返回到我们汉语中来。这样在对比中发现中国语言文字的优势,可以有效提升民族文化自豪感。

四、开设专题讲座,培养学生传播中华文化的意识

为了传播中华文化,只有文化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文化意识。有了文化意识才会采取积极的行动更深更广地学习文化知识,感受文化魅力,积极采取行动传播文化。笔者曾给学生开设《学好外国语言,传播中华文化》为题的讲座,在场学生的反响特别热烈。在这个讲座中,笔者应用一个自己在澳洲进修时的亲身经历说明文化意识的重要。2006105日,笔者在北悉尼TAFE的查阅资料,读到TAFE学院的杂志中有 “Among three companions there must be a teacher.” 当看到我们的思想家孔子的教育智慧被收录在这里时,我感到非常自豪。可是再一看,后面注的是 “Vietnamese”(越南)。我就立即给杂志写了一封邮件,指出这一错


误。 杂志的主编第二天就给我回复了邮件, 其中有句话是 “Lin,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email and for pointing out the issue. I’d love to print your letter in our next issue if that’s OK with you…”。通过有关事例告诉学生,只有文化知识而没有文化意识是远远不够的。

五、语言测试中融入文化的内容,促进学生文化意识的提升

人们往往认为,文化知识和文化意思是比较务虚的,不会在体现学生语言水平的正规外语考试中得到体现。但是2017版的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通过语言材料的选择,直接或间接地考查学生的文化知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20186月的山东高考英语作文题是给新西兰朋友Terry写回信,告诉他到中国朋友家作客应该带什么礼物、注意哪些餐桌礼仪。要完成这样一道命题,必须具备相关的文化知识。无独有偶,201811月浙江高考英语应用文是给外教写信,邀请他到家里一起过春节。还要告诉外教春节将有哪些活动。这一点就要求学生具有文化意识,所设计的活动必须体现中国春节的传统风俗,而不是打篮球踢足球之类的。

参考文献:

[1]教育.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6.

[2]教育.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1.

[3]黄丽燕.中学英语文化教学及评价[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12,7.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8c7cc1bcf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