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歌在下层的流传 唐代诗歌为什么那么繁荣?这个问题曾经像迷一样吸引着我。《全唐诗》收诗近五万首,作者两千多人。这肯定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实际数量肯定比这要大得多,当时诗歌的创作及欣赏肯定是盛况空前。这种繁荣的形成,除了科举考诗赋的主流原因,我想,还是全社会对诗歌的欣赏需求唤起了诗人的创作热情。 诗歌在上层社会受重视自不待言。表情达意、交游娱乐,无时无刻没有诗歌的身影,甚至政治生活也离不开他,张籍的《节妇吟》就是一首为拒绝飞扬跋扈的李师道的拉拢而写的政治诗。下面我举两个例子,说明诗歌在下层流传的情况。 唐玄宗开元年间,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无奈他们命运都不太顺畅,仕途艰难,而生活的经历又颇多相似之处。 有一天,冷风飕飕,微雪飘飘。三位诗人一起到酒楼去,赊酒小饮。忽然有梨园掌管乐曲的官员率十余子弟登楼宴饮。三位诗人回避,躲在黑暗的角落里,围着小火炉,且看她们表演节目。一会儿又有四位漂亮的歌伎,珠裹玉饰,摇曳生姿,登上楼来。随即乐曲奏起,演奏的都是当时有名的曲子。王昌龄等私下相约定:“我们三个在诗坛上都算是有名的人物了,可是一直未能分个高低。今天算是有个机会儿,可以悄悄地听这些歌女们唱歌,谁的诗入歌词多,谁就最优秀。” 一位歌女首先唱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就用手指在墙壁上画一道:“我的一首绝句。”随后一歌女唱道:“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高适伸手画壁:“我的一首绝句。”又一歌女出场:“奉帚平明金殿开,强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又伸手画壁,说道:“两首绝句。” 王之涣自以为出名很久,可是歌女们竟然没有唱他的诗作,面子上似乎有点下不来。就对王、高二位说:“这几个唱曲的,都是不出名的丫头片子,所唱不过是‘下里巴人’之类不入流的歌曲,那‘阳春白雪’之类的高雅之曲,哪是她们唱得了的呢!”于是用手指着几位歌女中最漂亮、最出色的一个说:“到这个小妮子唱的时候,如果不是我的诗,我这辈子就不和你们争高下了;果然是唱我的诗的话,甭客气,二位就拜倒于座前,尊我为师好了。”三位诗人说笑着等待着。 一会儿,轮到那个梳着双髻的最漂亮的姑娘唱了,她唱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得意至极,揶揄王昌龄和高适说:“怎么样,我说的没错吧!”三位诗人开怀大笑。 那些歌手们听到笑声,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纷纷走了过来:“请问几位大人,在笑什么呢?”王昌龄就把比诗的缘由告诉她们。歌女们施礼下拜:“请原谅我们俗眼不识神仙,恭请诸位大人赴宴。”三位诗人应了她们的邀请,欢宴一天。 这就是《集异记》中记载的“旗亭画壁”的故事。 唐人传奇小说里的这个故事,不一定是历史的真实,不过至少他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诗人们创作的作品,在民间,在下层百姓中流传的情况。歌伎们对诗歌的学习欣赏传唱,当然是职业的需要。但也有自己喜好的主观原因。在唐代,这个阶层的人数量很大,她们接触三教九流的人,客观上起了传播媒体的作用。使诗人创作的作品很快风靡全国。反过来,这种受众的欣赏喜爱又使诗人创作更多的诗歌。元稹和白居易就以曾被某歌伎提到为荣。 我们再来看另一个故事:唐代诗人李涉曾做过太常博士,有一次夜过九江,在江边停船住宿,绿林好汉看到有船停在江边,就来打劫。强盗问李涉的随从主人是谁,随从回答说是李博士,强盗首领说:“若是李博士,不用剽夺,久闻诗名,愿题一篇足矣。”李涉欣然提笔写了一首七言绝句《井栏砂宿遇夜客》:“暮雨潇潇江上村, 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逃名姓, 世上如今半是君。”诗的大意思:在一个暮雨潇潇的傍晚,我们的船在江边停靠,绿林好汉听说有人经过此地,前来打劫;以后你们再出来打劫的话,不必隐姓埋名,现在世上多半人都是强盗了。这个首领拿到诗,带着手下来拜别李涉,悄然离去。 朋友之间交往,赠诗是很常见的现象,不过,送给强盗的诗,怕是不好写,李涉的这首诗,强盗看了也会喜欢。最重要的是,我们从中得到另一方面的信息,就连不明礼仪的绿林好汉都读诗,并对颇有诗名的李涉极为尊重,以得到李涉的赠诗为荣。可见,在下层百姓中一样有欣赏诗歌的需求。 总之,唐代诗歌的繁荣,除了有一个庞大的创作精英群体,还与全社会从上到下对诗歌的喜爱,对诗人的尊重密切相关。也许正是无所不在的下层群众的欣赏喜爱,托起了唐代诗歌的繁荣。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8dbd15b02020740bf1e9b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