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推拿》有感 这是第一次读毕飞宇的书,读完很是震惊,原来盲人的世界是那样子的。作为一个健全人,在内心深处,还是不能做到“人人平等”的,虽说是把他们作为“常人”来看,但终究是不能体味到他们的苦,是有些小看他们了,在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我只能自叹不如,也为无数的健全人感到羞耻。 盲人有盲人的精明:比如说,称呼,什么样的人该称“领导”,什么样的人该称“老板”,什么样的人又必须叫做“老师”,这里头就必须有讲究。推拿师们的依据是嗓音。当然,还有措辞和行腔。只要客人一开口,他们就知道了,是“领导”来了,或者说,是“老板”来了,再不然就一定是“老师”来了。错不了。他们虽是骨子里有无穷的自卑,但到底对“人类社会”还是有一定的认识,而且有时认识甚至比我们要深。他们是处于黑暗中,有一颗更谦卑的心,但同时又更加懂得感恩,也许在他们骨子里有种根深蒂固的思想,他们能够在“人类社会”找到一份工作就是很幸运,能够自己养活自己也是很幸运,能够找到一个与自己一起走的人也是相当幸运,他们总是那么容易满足,“侥幸的活着”,他们又比我们更加真诚的相处,黑暗是永久的,却看不见人性中的许多黑暗,这或许也算是不幸中的幸运吧。 但他们终究是不便的,因为看不见的缘故。他们所有的一切都是靠“摸”出来,问出来,听出来,还有就是从健全人的语气中来。犹记得当一位大导演用普通话严肃而又认真的语气称赞都红的美时,盲人们几乎沸腾了,他们没见过美,但导演的叹息是认真的,严肃的,发自肺腑,甚至还饱含着深情,他们从中体味到了。当天夜里,推拿中心的女推拿师们给远方的朋友发短信,他们的措辞是神经质的,仿佛是受了惊吓:——你知道吗?——我们店里有一个都红,——你不知道她有多美!他们一点都不嫉妒。被导演“看中”的美女他们怎么可能嫉妒呢?他们没有能力描述都红的“美”。但是,没关系。他们可以夸张。实在不行,还可以抒情。说到底,“美”无非是一种惊愕的语气。他们不是正在说话,简直就是在咏叹,在唱。这是怎样的让人激动人心,没有人会不屑,每个人都沉浸在朋友的美丽中,很纯净。但他们又是焦急的,因为他们看不见,无法领略常人能看到的美。这种不便不仅仅是体现在很多东西永远都不能理解,永远只能从他人的嘴中、眼中了解一些事实,更为可怕的是生活在他们身边的人“并不完整”。为什么这么说呢?当最后一章沙复明在卫生间吐了一地一墙的血时,他自己不知道,还有些奇怪怎么吐了,王大夫摸过去了,他仍然不知道,还是沙复明晕过去了才知道出事了,然后送到医院,医生就问以前有没有病史,或者什么预兆,但是所有推拿中心的人都不清楚,他们只能紧张的“望”着医生,面面相觑,虽然这时候沙复明已经是深度昏迷了,但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面面相觑,粗重的喘息,他们什么都不清楚。既然病的如此严重肯定是很久了,但没有一个人知道哪怕一点消息,他们天天都在一起,但又那么遥远,在他们“眼”中,沙复明就是一个洞,一个会说话的洞,一个能呼吸的洞。这些就像是画面一样在我脑子里掠过,我看见了他们眼神里的空洞,内心里的恐慌,是的,他们再怎么融入社会,仍是不能,他们不能了解周围的人,眼睛这个心灵的窗户一旦关上,他们“看到”的世界只能是一部分,不完整,所有的感觉都用上也是没有用的,这是让人怎样的绝望地一种发现。我该庆幸自己是健全人吗?可是我们健全人做了什么呢? 我们不了解盲人的世界,也不可能了解,你能想象自己从一出生就是满眼黑暗吗?那样也许我们的价值观里本来就认为如此,这是所有人的常态,然后突然有一天你发现别人的世界与你的不同,你是不是又陷入更深的黑暗,就那么悬着,怎么想也想不出答案,那又该是怎样的纠结?而且先天的盲人有着更强的自尊或者说自卑,因为他们骨子里就有一种生不如人的观念,与生俱来,不可更改,他们不愿意有怜悯,他们的泪水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突然又想起赵本山来,他早期的作品都是模仿盲人,他足以乱真的表演给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送来了欢乐。但这是一种变态的快乐,缺陷就该被拿来同情或者欢乐吗?正是健全人的存在,才加重了盲人的心理负担,他们的心被他人扭曲、同时也被自己扭曲,已经是千疮百孔、高度畸形了,唉。当然还有一些残疾人演出,虽然是给了残疾人公众的舞台,但内里还是不公正的的。正如都红说过的“慈善演出、爱心行动,说到底,就是把残疾人拉出来让身体健全的人感动。人类需要感动,“全社会”需要感动,所以需要他们的演出,如果是常人钢琴特别厉害,那不稀奇,只有残疾人钢琴特别好才会引来围观,好评如潮。说到底,这个社会是不可能“人人平等”的,健全人心里永远会把残疾人想的弱,想给他们关爱,同样一件事,正常人做到仅是厉害,残疾人做到就是一个传奇,人们心灵深处是把他们看做“低人一等”的。 我从来没跟盲人打过交道,本以为没有区别的,读完这本书才了解盲人的世界是完全不同于“人类世界”的,他们的心思也是不好理解的,他们有着更加敏感、更加自尊、更加细腻、更渴望美渴望光明的内心,但同时又是很强大的,他们痛弃成为废人,他们要自食其力才算活得漂亮!曾经看到好多电视电影或者小品里的盲人很明媚,过马路有人扶着是一种关爱,我这个旁观者也觉得很温馨,现在才明白,盲人在内心里是不希望有人扶的,他们内心的极度虚荣是他们自己可以走,而且能走到他们想去的地方,虽然看不见。有时候想,我们的“无私的关爱”,是不是会摧毁好多人的自尊甚至是前途呢?像是《推拿》中,都红明显在钢琴上有天赋,但因为一次慈善演出,都红的奇迹断了,她讨厌人们的同情感动。盲人内心深处也需要认同,但健全人的眼睛却并不关注她的才华,而是关注她们的缺陷,感慨唏嘘,同情落泪,但这是放大他们的痛苦,忽视了光华,这是对他们自尊与才华的双重否定,健全人应该思考了!这个社会赋予人们同情心,但同情心在大多数情况下似乎是误入歧途了,没有发挥他真正的作用。 突然对“感同身受”这个词有点鄙视了,这个社会也许永远都不能真正存在感同身受。这是理解的最高境界。我在这里写文字,写感受,不过只是唏嘘罢了,只是写我的片面见解罢了,我再如何书读百遍,我也不能理会盲人的心情和虚荣,不能感受那无边无际的黑暗是怎样的一种空虚,不能,万分之一也不能。哪怕盲人和盲人,也是无法心灵相通的,正如健全人和健全人,即使很了解对方,能够行人之所想也是无济于事的,人是如此精密而又复杂的动物,对于自己尚且不能完全精确明白,更不用说能细微的了解别人了。所以健全人比盲人一个很大缺点就是有点自作聪明了,我们总认为可以掌控,可以了解,然后就理所当然的去做了,实质却不是的,那不过是我们自己的一孔之见罢了,正如“聪明反被聪明误”。健全人还是过于骄傲了。 读《推拿》不仅让我了解到一群似乎不是人类社会的盲人,更让我对健全人与盲人的关系进行了新的思考,更加认识到作为一个健全人的自大与自以为是,我们该给自己做一次心灵的手术,把那些腐朽的想法割除,重新认识这个世界,重新认识自己曾经的看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92490f5f242336c1eb95e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