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与就业论文总结 当前,“课程思政”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学校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定意义上讲,课程即教育,课程建设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在社会主义中国,各级各类学校开设了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课程,它们都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群众素质的重要载体。因此,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课程建设,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对于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各类课程的选择,对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更好地开展和落实课程思政呢?笔者认为应该把握以下三个原则。 首先要结合我们的教育实际和现实需要,并通过大量的实践来验证其价值取向。也就是说,要根据自身实际的情况选择具有针对性的课程,避免出现重复开发、开发重复等问题,真正发挥学校课程的功能和作用。 其次,课程开发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再次,在课程内容选择上要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尤其要符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学校课程的设计要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遵循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1 - 作为重点,以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课程思政”实质上就是对我们以往所讲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升华和深化,所以说,“课程思政”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回归和对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变革。它既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坚持与发展,又是对“两全育人”理念的丰富与完善。 最后,就是要改革课程管理制度。“教无定法”,但一定要有“法”。课程管理要由静态转向动态,由粗放式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由单一课程管理转向综合课程管理,由统一管理转向多元协调管理,使得课程管理有序化、有效化。要树立课程开发人人参与的理念,让更多的人关心和支持课程建设工作。这样,课程建设必然能够落地开花,结出硕果。 - 2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95e754051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d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