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媒体时代如何增强中国的文化自信 作者:余虹 来源:《人民论坛》2017年第04期 【摘要】作为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内在肯定和自我确认,文化自信源自于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持久信念,是一种能激发全社会积极向上的强大精神能量。但在新形势下,文化自信正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挑战,如何借助新媒体塑造中国文化自信和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值得我们认真深入地思考。 【关键词】文化自信 新媒体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K828.4 【文献标识码】A 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源动力,文化自信蕴含在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之中。在飞速发展的信息、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共同推动下,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和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内的中国文化符号借助新媒体被不断复制和传承,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显得更加全面和丰富。但由于受到多元文化、工具理性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文化自信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完善新媒体文化建设、提升社会公众的新型媒介素养、构建与传统媒体的联动机制等方法,塑造中国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文化从自信、自觉到自强的进步和飞跃。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对自身文化特质与生命力的持久坚守 文化自信是对自身优秀传统文化与国家文化的肯定、认可与赞同,是源自内心地对文化的坚定信念和文化理想。文化自信不同于文化自卑和文化自负,也不是对文化的盲目崇拜,而是对自身文化正确、客观、公正的评估,是对他族文化的接受和尊重。当前,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我们需要牢固树立文化自信,捍卫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借助外来文化的优势弥补自身文化的不足,以此增强中国文化的魅力和软实力。从这个角度讲,文化自信的根本要义在于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内在肯定和自我确认,是对自身文化特质与生命力的持久坚守,其中涉及对理想信念和文化价值的认同与传承。因此,在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中,需要全面培养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更多精神力量。 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历史积淀。从我国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是一个内容丰富、结构完整、思想先进的系统,其中蕴含着修身养性、诚信仁爱与和合中庸、公正廉明以及以人为本等伟大思想。长期以来,借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上述思想进行了全面、立体和具体的展现。时至今日,中国文化自信又充分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内核的中华民族精神、以锐意进取为表征的时代精神以及以自强不息为引导的奋斗精神。可见,中国文化自信不但体现在自身文化方面——具有丰富性、多样性、民族性与先进性等多种特征,还表现在对他族文化的学习、吸收与融合方面。正是如此,中国文化自信才有了支撑,得以在人类文明史上不断发展壮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文化自信中汲取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大量的历史经验表明,文化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有力工具,能够对国家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科技等领域的发展产生积极推动作用,并在其中发挥重要影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决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最终实现,引发生产关系、人类生活方式、交往范式以及思维方式的变革。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此时,我们有必要释放文化资源的能量,不断提升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以此强化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文化自信是国家和民族意志的充分融合。无论是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还是民族、政党的振兴和进步,都需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为前提,以此对国家的前途与命运进行描述,对民族意志进行承接和整合。也就是说,文化自信能够对国家、民族以及政党产生高度的融合力,使之保持方向的一致性。更为重要的是,在中国社会中,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直被视作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表现,是其存在的根本宗旨,也是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新时期增强文化自信面临的挑战 毋庸讳言,文化自信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动力,在新时期同样也面临着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一些挑战,尤其在即时通讯工具和移动互联网络的影响下,各种思潮借助新媒体进入到我国社会,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中国文化的原有价值,使人们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对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解偏差。 多元文化对文化自信的价值稀释。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文化产品的制作、传播和输出。如果我国无法以最快的速度和最有效的方式彻底摆脱对发达国家网络平台和信息载体的依赖,将会在文化话语方面失去主动权。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中国文化自信面临着价值被稀释的风险,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对传统文化认同的缺失。在新时期,尤其在新媒体环境中,包括文化信息在内的多种信息都呈现出综合性和多元化的特征。一些组织和个人为了实现政治和经济上的“理想”,通过意识形态渗透等方式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质疑、贬低和排斥。其中,西方反华势力往往借助新媒体与技术优势,故意发表针对我国的负面言论。此外,他们还以移动互联网和即时通讯工具为切入点,宣传西方国家的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不良思想,妄图借此动摇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信任和信仰。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解偏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护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利益,这是一种制度保障,也是一种文化自信。但是,由于理解上的偏差,一些人开始盲目接受与认可西方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采取排斥的态度,对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横加指责,进行批判和否定,甚至在网络上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对人们的思想与行为造成了误导。 借助新媒体树立文化自信,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信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构建与传统媒体的联动机制。在新媒体的推动下,唯有充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的优越性,才能全面而深刻地认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才会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始终以自信的态度坚守中华文化阵地。为了更好地树立中国文化自信,我们有必要构建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联动机制。借助后者长期积累的权威性、公信力与专业性,使之能够在社会公众内部借助传统力量再次形成较大的影响力。借助移动智能终端与自媒体等手段,让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新媒体的便捷性融合在一起,实现资源互补与优势互鉴,提升中国文化自信的广度和深度。 完善新媒体文化建设。在新媒体得到持续发展的环境中,全社会应当意识到新媒体的出现和进步给中国文化自信带来的契机和挑战。在实际操作中,应注重完善新媒体文化建设,最大限度地借助新媒体带来的优势,不断推进中国文化自信工作的开展,全面提高人们的主体性和积极性。为此,需要对新媒体的宣传功能进行完善,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和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此外,还应借助新媒体为提升中国文化自信搭建全新的平台,让更多社会公众的主体性得到体现。 提升社会公众的媒体素养。在新媒体中,人们的媒体素养对中国文化自信的树立有重要影响。为此,需要不断提升人们的新媒体意识,强化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与应用能力。应注重新媒体人才的培养与教育工作,让更多专业技术人才进入到文化领域,借助新型传播手段,不断提升人们对中国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对主流文化形成正确的认知。 在中国社会发展的任何时期,坚定文化自信都是中华民族的坚定意志和崇高品质。我们应该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和宽领域的文化发展范式,让中国的文化优势和文化自信得到彰显。 (作者为西昌学院教务处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毕耕、谭圣洁:《坚定文化自信 促进文化发展传播》,《红旗文稿》,2016年第15期。 ②张春和、张学昌:《坚定文化自信的价值理路分析——兼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论与改革》,2016年第6期。 责编/王妍卓 美编/宋扬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a0dab71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f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