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温州中学实验班招生语文试题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 1— 3题。(14分) 施蛰存 可是他却心血来潮, 说了 匹夫无责论(甲) 顾炎武是一个明朝遗民。明朝之亡国,没有人要顾炎武负责, 一句替昏君、暴君脱罪的话: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四百年来,有不少“匹夫”,把这句 话奉为座右铭,俨然把“天下兴亡”的责任放在自己肩膀上,人人自以为是“天下兴亡”的 负责人。 我,也是一名“匹夫”,却实在想不通。 看看历史,天下兴,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的功劳,也说不上责任。天下亡,是桀 纣、陈后、隋炀、宋徽的责任,自负盈亏,都和“匹夫”无关。 匹夫既不能兴国,也不会亡国。天下兴亡,对匹夫来说,只是换一个奴隶主罢了。 然而竟有许多匹夫,吵吵嚷嚷,要干预天下兴亡 ,自以为天下兴亡,少不了他们。结果 是天下既不兴,也不亡,而匹夫们却死的死,逃的逃了。因而我曾赋诗一首,曰: 天坍自有长人顶,玉碎宁劳瓦块伤。 冬去春来成岁序,匹夫何与国兴亡 匹夫有责论(乙) ? 施蛰存 。这篇随笔,使我获得不少读 去年《随笔》第四期发表了我的一段随笔《匹夫无责论》 者的好评。大家都欣赏我讲得爽快,尖锐, “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敢言” (一位读者来 信)。但是,也有几位读者,虽然很欣赏我的论点,而且自己也同意我的论点,不过,心中 还有疙瘩。一位老朋友来信说: 无关系吗?” 这一句责问是很严肃的。根据我小范围的“民意测验” 此,我不能不再写一篇《匹夫有责论》来作辩解和补充。 问题的焦点在顾炎武所说的“天下兴亡” 。这“天下”二字,在古文的习惯用法中,意 义常常是不固定的。可以指全世界,可以指全国,可以指一个朝代。也可以指许多朝代。古 人没有我们今天那样的国家意识,他们往往把一个朝代、一个政权,称为“天下” 忧心忡忡地大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有不少人具有同样的疑问。因 “试如老兄所言,难道我们这十亿匹夫,与国家兴亡真是毫 ,他是为明朝政权的危机而发急的。朱元璋赢得了 蒙古人的政权,顾炎武就说是“天下”兴了 ;朱由检在煤山上自尽, 李自成入京,他就说“天 下”亡了。 因此,我在《匹夫无责论》中所举的兴亡例子,都是一个朝代的兴亡。这一类的兴亡, 我们匹夫当然无责。我相信我的话没有错,读者们也都同意。 “天下”这个语词,我们现在不用了,即使做古文,也不敢用了。目前,这个语词的意 义是“国际”、“世界”、“寰球”等等。将来有了 “星际关系” ,这个语词就该报废了。 在我们中国这一块东亚大陆上, 有过许多朝代,有互相更换的,有同时并存的。汉、唐、 宋、元、明、清,都是中国;战国七雄、三国、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尽管各自拥有 ” 国"的名称,但在匹夫们和历史学家的观念里,都属于一个中国。 我们有许多民族;虽然从华夏到汉,曾经庞然独大,但一切蛮、夷、戎、狄,尽管各自 有他们自己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甚至建立国号,但他们都属于一个中华民族。 之滨,莫非王臣”,“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民族有消长,朝代有兴亡,而中国始终存在。 中国匹夫们对国家负责,在多少风狂雨骤、山崩地裂的天灾人祸之后,始终保持这个国 家不自亡,也不被亡。 中国的伟大,归根结底应归功于中国的“匹夫” ,而圣君贤臣、官僚政客不与焉 ! “率土 1 •结合甲、乙两文文意,解释甲文里“匹夫既不能兴国,也不会亡国”一语中的“匹夫” 和"国"。(2分) 答:⑴“匹夫”的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国”的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要深刻理解乙文中“这一句责问是很严肃的” ,须从三方面进行,这三方面是 :(6分) (1) 作者的本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老朋友的误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误解可能导致的后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乙文中作者辩解和补充的要点分别是 :(6分) (1) 其辩解要点是: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怠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 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补充的观点是 二,翻译下列语段。(10分) 诫子书 诸葛亮 三、阅读下面的词,答题。 (6分) 湘月 龚自珍 (壬申夏泛舟西湖,述怀有赋。时予别杭州盖十年矣。 ) 天风吹我,堕湖山一角,果然清丽。曾是东华生小客,回首苍茫无际。屠狗功名,雕 龙文卷,岂是平生意?乡亲苏小,定应笑我非计。 才见一抹斜阳,半堤春草,顿惹清愁起。罗袜音尘何处觅?渺渺予怀孤寄。 狂来说剑,两样消魂味。两般春梦,橹声荡入云水。 请结合全词,分析“两般春梦,橹声荡入云水”中“两般春梦”指什么,这一句词所 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怨去吹萧, 四、 中国自古流传有一句话“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 ,请结合你的阅读体会谈谈你 的看法,要求言之有物,有理有据,切忌空谈。 (在100字以内)(10分) 五、 作文(40分) 作为百年名校,温州中学也有自己的文化特色, 由朱自清先生作词的校歌就颇有风格。 “上下古今一冶,东西学艺攸同” (这里的“冶”是冶炼成一炉的意思, “同”是融会贯通的 意思,“攸”是助词,没有意思)便是朱自清先生在其中对师生在做学问方面提出的理想和 追求。即将进入温州中学学习的你,面对前辈的期望,有何感想,请以“上下古今一冶,东 西学艺攸同”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2 )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字数不少 于 600。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abf32fea5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