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温州中学2006年试验班招生语文试题

时间:2022-07-29 16:34:1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06年温州中学实验班招生语文试题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

1 3题。(14分)

施蛰存

可是他却心血来潮, 说了

匹夫无责论

顾炎武是一个明朝遗民。明朝之亡国,没有人要顾炎武负责,

一句替昏君、暴君脱罪的话: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四百年来,有不少“匹夫”,把这句 话奉为座右铭,俨然把“天下兴亡”的责任放在自己肩膀上,人人自以为是“天下兴亡”的 负责人。

我,也是一名“匹夫”,却实在想不通。

看看历史,天下兴,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的功劳,也说不上责任。天下亡,是桀 纣、陈后、隋炀、宋徽的责任,自负盈亏,都和“匹夫”无关。

匹夫既不能兴国,也不会亡国。天下兴亡,对匹夫来说,只是换一个奴隶主罢了。 然而竟有许多匹夫,吵吵嚷嚷,要干预天下兴亡

自以为天下兴亡,少不了他们。结果

是天下既不兴,也不亡,而匹夫们却死的死,逃的逃了。因而我曾赋诗一首,曰:

天坍自有长人顶,玉碎宁劳瓦块伤。 冬去春来成岁序,匹夫何与国兴亡

匹夫有责论

施蛰存

。这篇随笔,使我获得不少读

去年《随笔》第四期发表了我的一段随笔《匹夫无责论》 者的好评。大家都欣赏我讲得爽快,尖锐,

“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敢言” 一位读者来

。但是,也有几位读者,虽然很欣赏我的论点,而且自己也同意我的论点,不过,心中 还有疙瘩。一位老朋友来信说: 无关系吗

这一句责问是很严肃的。根据我小范围的“民意测验” 此,我不能不再写一篇《匹夫有责论》来作辩解和补充。

问题的焦点在顾炎武所说的“天下兴亡” 。这“天下”二字,在古文的习惯用法中,意 义常常是不固定的。可以指全世界,可以指全国,可以指一个朝代。也可以指许多朝代。古 人没有我们今天那样的国家意识,他们往往把一个朝代、一个政权,称为“天下” 忧心忡忡地大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有不少人具有同样的疑问。因

“试如老兄所言,难道我们这十亿匹夫,与国家兴亡真是毫

,他是为明朝政权的危机而发急的。朱元璋赢得了

蒙古人的政权,顾炎武就说是“天下”兴了 朱由检在煤山上自尽, 李自成入京,他就说“天 下”亡了。

因此,我在《匹夫无责论》中所举的兴亡例子,都是一个朝代的兴亡。这一类的兴亡,




我们匹夫当然无责。我相信我的话没有错,读者们也都同意。

“天下”这个语词,我们现在不用了,即使做古文,也不敢用了。目前,这个语词的意 义是“国际”、“世界”、“寰球”等等。将来有了 “星际关系” 这个语词就该报废了。

在我们中国这一块东亚大陆上, 有过许多朝代,有互相更换的,有同时并存的。汉、唐、 宋、元、明、清,都是中国战国七雄、三国、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尽管各自拥有 "的名称,但在匹夫们和历史学家的观念里,都属于一个中国。

我们有许多民族虽然从华夏到汉,曾经庞然独大,但一切蛮、夷、戎、狄,尽管各自 有他们自己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甚至建立国号,但他们都属于一个中华民族。 之滨,莫非王臣”,“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民族有消长,朝代有兴亡,而中国始终存在。

中国匹夫们对国家负责,在多少风狂雨骤、山崩地裂的天灾人祸之后,始终保持这个国 家不自亡,也不被亡。

中国的伟大,归根结底应归功于中国的“匹夫”

,而圣君贤臣、官僚政客不与焉

“率土

1 •结合甲、乙两文文意,解释甲文里“匹夫既不能兴国,也不会亡国”一语中的“匹夫” ""(2)

答:⑴“匹夫”的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国”的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要深刻理解乙文中“这一句责问是很严肃的” ,须从三方面进行,这三方面是

(6)

(1) 作者的本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老朋友的误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误解可能导致的后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乙文中作者辩解和补充的要点分别是 (6)

(1) 其辩解要点是: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怠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 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补充的观点是

二,翻译下列语段。(10) 诫子书 诸葛亮






三、阅读下面的词,答题。 6分)

湘月

龚自珍

(壬申夏泛舟西湖,述怀有赋。时予别杭州盖十年矣。



天风吹我,堕湖山一角,果然清丽。曾是东华生小客,回首苍茫无际。屠狗功名,雕 龙文卷,岂是平生意?乡亲苏小,定应笑我非计。

才见一抹斜阳,半堤春草,顿惹清愁起。罗袜音尘何处觅?渺渺予怀孤寄。

狂来说剑,两样消魂味。两般春梦,橹声荡入云水。

请结合全词,分析“两般春梦,橹声荡入云水”中“两般春梦”指什么,这一句词所 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怨去吹萧,

四、 中国自古流传有一句话“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 ,请结合你的阅读体会谈谈你 的看法,要求言之有物,有理有据,切忌空谈。

(在100字以内)(10分)

五、 作文(40分)

作为百年名校,温州中学也有自己的文化特色,

由朱自清先生作词的校歌就颇有风格。

“上下古今一冶,东西学艺攸同” (这里的“冶”是冶炼成一炉的意思, “同”是融会贯通的 意思,“攸”是助词,没有意思)便是朱自清先生在其中对师生在做学问方面提出的理想和 追求。即将进入温州中学学习的你,面对前辈的期望,有何感想,请以“上下古今一冶,东 西学艺攸同”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2 )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字数不少 600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abf32fea5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