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日常消费现状及消费观调查 随着我们社会的进步、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社会特殊消费群体的大学生,他们的消费不仅是全体人口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有着独立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更重要的是大学生是青年中的精英群体, 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未来消费的主力和领潮者。因此, 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特征和行为导向,分析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和发展态势, 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理念和科学的消费行为, 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我们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我校大学生的消费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经调查有72.5%的大学生来自农村,有63%的大学生是非独生子女,其中4%的学生月消费金额低于500元 ,27%的学生月消费为 500元~700元, 50%的学生月消费在 700元~1000元, 16% 的学生月消费在 1000元~1500元, 3%的学生月消费在 1500元以上。调查发现,我校大学生的消费支出来源于父母供应的占83.5%;学校为帮助贫困生更好的完成学业,提供了绿色通道,于是一部分学生选择了贷款上学,同时学校还提供了勤工助学岗位,调查中消费来源是贷款和勤工助学的人数占8%,勤工助学可以算是大学生自己获得消费开支的重要途径,但比例并不在多数;其次是学校每学年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发放的奖学金或助学金等,这部分人数占到总人数5%;其他项目来源包括校外兼职打工等等。被调查者中贫困生有勤工俭学经历的人数比普通学生多出十个百分点。可见,贫困生有着更迫切地锻炼自己、早日投入社会的意识。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多数被调查者家庭月收入在1500元~3000元居多,贫困生家庭月收入通常在500元~1500元,有20%的被调查者的家庭月收入在500元以下。 被调查人群中,有97%的人拥有手机。73%的贫困生拥有手机。调查发现,大部分被调查者每月花在手机上的费用在50元~100元,贫困生手机使用费用一般能控制在35元以下。有16%的被调查者每月的手机费用达150元及以上。 大部分被调查者喜欢现金消费的方式,三分之一左右的被调查者喜欢使用银行卡、信用卡消费。但不论我们以何种方式付款,钱都很自然地从我们的腰包跑到了商家,学校周围到处是消费的场所,休闲娱乐、超市都不在少数。让我们看看大学生们都把钱花到了哪里:60%以上的学生表示每月的生活费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生活基本需求以外,休闲娱乐、学习也是不可缺少的消费项目,大学生是接受知识的时代,书籍等学习消费也占了一定的比例,而休闲娱乐是学习之余放松的方式,也是不能少的,这两项占到消费的20%也不足为奇;当代大学生不仅消费能力在提高,而且在消费结构方面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除了基本的生活消费、学习消费外,通讯和网络也成为消费的主要项目之一;另外大多数女生在大学更注重自己的形象,在服装以及化妆品上的花费占到了10%以上。大多数被调查者一年内会外出旅游两次,多采取随班级集体出游或与三两好友同游的方式。另外,有30%的被调查者在谈恋爱,他们每月用于恋爱的费用也是一笔不少的开销,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此外,大学生为了扩大人际关系网,于是,消费项目中就多了购买礼物、请客吃饭等等,还有同学表示,如果有某个月生病了,医药费就是另外一笔不少的消费了。大多数被调查者表示,他们普遍都有在不知不觉中花了钱的经历,但并没有切实想过要如何正视自身消费额度过高的问题以及制定应对措施。可见,大学生尚未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二、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特点 1、消费的不平衡性。大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而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行业的不平衡,导致家庭收入的不平衡,再者各自家庭结构的不同,从而决定大学生消费的不平衡。 2、消费的多样性。大学生的消费主要涉及生活消费、学习消费和文化娱乐消费3个方面,而且其构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大学生消费的多样性一方面受其家庭收入水平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因而在消费层次、消费的数量等方面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另一方面主要取决于大学生个人需要的多样性。寻求多样性是由于需求强度的不同和需求层次的多样性而产生。 3、消费的主导性。大多数大学生都是在满足生活消费基础上(如伙食,生活必需品),尽可能的满足学习消费,并辅之以必要的娱乐消费来调节自己的精神生活。 4、消费的合理性。大学生消费的合理性表现为能根据家庭收入水平和自身的实际需求,量入而出。 三、导致大学生消费误区的成因 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尊重需要,表现在消费领域,就是对物质生活的高追求。这实际上反映出他们心理上的一个症结:用富足的物质生活来充实美化自己的形象,以求得自尊的满足和心理的平衡。这种现象的扩散,会在一定规模内形成重物质消费的风气,同时,在推崇世俗化的物质享受时,在群体消费行为中往往会滋生独领风骚的畸形心理。这样,相互攀比现象就有了产生的土壤。这些偏颇的消费心理导致大学生重物质消费,最终使消费走入误区。 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的影响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处在不成熟的阶段,社会上非主流的享乐主义消费观,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消费观。是造成大学生消费观念偏颇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最近几年来消费主义的价值观在我们的社会中逐渐上升,对在校的大学生产生了影响。这种消费主义价值观的蔓延,对在校大学生的影响最为直接。 受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也有一些大学生脱离自己的实际情况,产生了错误的消费心理。追求时髦,消费表现为盲目性。大学生容易接受新事物,喜欢猎奇,追求代表潮流和富于时代精神的商品。但他们又没有完全成熟,缺乏全面的理财能力,乱花钱和盲目消费的现象较为严重,经费开支处于无计划的状态,校园里经常戏称为“月光一族”;追逐名牌,消费表现为超前性。脱离自己实际,任意挥霍浪费的现象较为严重,消费水平和质量超过了个人实际经济水平;消费缺乏个性,其行为表现为极强从众效应。手机、mp3、电脑、品牌休闲运动商品成为各个阶段大学生共同的所爱,这一行为还表现为看到别人购买某种物品时,哪怕这一物品自己本身并不那么需要,也会随大流购买,以保证自己与群体的一致性;大学生中很明显的存在的攀比心理,表现在他们对高档商品的需求性,以此作为炫耀的资本,事实上这只是一种超越自我价值的自我虚构。这些不健康的心理都可能导致消费的入不敷出。 另外,许多家庭在培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对正确消费观念的教育不足也是造成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重要原因。传统的家庭教育首先注重的是孩子德育的培养,现代的家庭教育注重的是德,智,体多方面的培养,但一直以来,对孩子理性消费观念的培养都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许多家长本身就没有形成健康的消费观念。家长们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穿好,吃好,玩好,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ad6ae2de87101f69e3195b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