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大学生消费观的对比研究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日大学生消费观的对比研究 作者:费珏琼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21期 摘要: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它能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并对其产生深刻而重大的影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和商品的日益丰富,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日益突出。本文通过中日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对比找出中日两国大学生消费观的差异,对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提供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观;教育 一、大学生的消费观的概念 消费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更是一种社会行为和文化形态。消费观念指的是关于消费人们的基础见解和态度,决定着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大学生作为一个特定的消费人群,他们的消费观从某种程度上表明着现代大学生的生活状况和价值判断。是大学生进行消费时的指导思想与行为准则,以及反映在物质产品上的文化层次和文化趋向。 二、中日大学生消费现状及消费观对比 1、大学生消费的几个方面 大学生的消费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消费主要包括:生活消费、学习消费、交际消费和娱乐消费。此外,通信手段的发达也使大学生用于网络消费和智能手机的通信费用一再增多。在娱乐消费中ktv消费占有很大的比重。为提高自身竞争力的考证消费和就职消费也是一笔可观的费用。此外,随着旅游的概念引入现代消费,大学生也逐步有了这方面的花费需求。 2、中国大学生的消费现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新一代大学生在已经超越生存型消费的社会条件下,日益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据2016年初中国新华网发布的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显示现如今大学生的月生活费平均在1000元以上,消费能力明显增强,但由于家庭条件不同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其中大学生网购费用占生活费的30%。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喜欢银行卡信用卡消费方式。大学生在购物时看重的因素依次是:实用>价格>时尚>品牌。中国的大学生消费行为整体上来看基本合理,对自身消费都有较好的把握,但是其中个体差异很大。主要问题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①不合理消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学生没有收入来源,经济上不独立。由于缺乏自主性的消费经验,消费自制力不强。在攀比心理或是从众心理的驱使下,容易受受媒体或是朋友影响,有随机消费和冲动型消费的倾向。 ②喜爱名牌,爱赶时髦。 大学生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追求流行商品。娱乐消费在消费总额中占的比重高。 ③网购成瘾。 网购成瘾是个伴随着网络发达而来的新问题,部分学生沉迷网购,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甚至有发生大学生把学费用于网购,害怕事情父母知道后会责备选择自杀的悲剧事件。 3、日本大学生的消费现状 近30年来,日本经济持续低迷,严重影响了消费水平,在大学生中也不例外。据2011年日本大学生活协同联合会调查,校外租房独居的大学生,平均每月从父母处获得的生活费首次下降到7万日元以下。直到2012年,大学生的生活费才开始有了少许正增长。跟早年相比,日本大学生在消费方面主要表现为消费心理趋向保守,实际消费转向低价商品等方面,当然也有极少数由于过度消费致使生活入不敷出深陷信用卡借贷危机的泥潭。日本大学生对品牌有着相当高的忠诚度,也很注重彰显个性,穿着奇装异服的现状十分普遍。与此同时他们还有十分强烈的环保意识,以环保为卖点的商品往往销量不俗。 三、中日大学生消费的比较与特征 大学生属于思想活跃的群体,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在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差距的缩小、文化价值观上的趋同性使得中日两国的年轻人在生活上开始具有诸多的相似之处:消费构造由生存消费、发展消费向娱乐消费、享受消费进行转变。目前在大学生消费行为中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享受生活;2.追逐前卫和新潮;3.崇尚个性品位;4.消费的趋附性强。 在日本,90%的大学生都通过打零工赚钱来实现学费以外的消费支出,这样的模式为他们的时尚、娱乐、旅行等消费提供了较大的支出空间。而在中国的家庭模式下,大部分的大学生经济上压力不大,学费和生活支出完全由家庭承担,学生勤工俭学的比例仅有六成左右,而且从频率和工作时间来看远远少于日本大学生,因为大部分人出去打工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积累社会经验,增强实践工作能力,获得收入的多少并不重要。而日本大学生打工就是单纯为了增加自己的经济收入,与扶持家里或兴趣无关。 三、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消费教育应纳入学校课程 在日本,将消费者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课程已有几十年历史,早已实现了从小学,初高中,大学一贯制的消费者教学体系,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更新和完善课程体系。目前我国高校仅在马克思理论课中有涉及到消费的知识,但内容抽象,理论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针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展开专业指导课程、各类讲座或实践活动。 2、发挥家庭教育中的消费引导作用 家庭是消费教育的摇篮,父母的消费观影响并塑造了孩子的消费观。在中国家庭教育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是对孩子消费的培养。部分大学生的冲动、随意消费可能与家长自身不正确的消费观引导有关。因此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不铺张浪费。其次对于孩子的零花钱要适度控制,帮助孩子制定储蓄和消费计划,时常关注子女的日常开销和消费情况,引导他们学习理财技巧,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3、大学生自身的良好消费观培养 大学时代是独立生活、独立理财的起步阶段。大学生要保持消费水准和家庭收入相一致,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寻求高消费。贫困生应重视本身消费现状,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大学生们同时注重要培养自己的财务管理能力,可以尝试通过记账和做预算等方法有效地安排自己的收入和支出。提倡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体验赚钱的艰辛,体会父母的不易,更能为将来踏上社会做好准备。 结论:大学生的消费观中渗透着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既决定他们自身的发展,也与社会风气的形成紧密相连,乃至对我国社会的未来发展也有重大影响。家庭、学校和大学生自身都应引起重视,三方合力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参考文献: [1]张日异,高木明秀.中日大学生价值观的比较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3(1). [2]梁清山主编.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1. [3]今井光映,中原秀樹.消費者教育論[M].有斐閣,1994.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dbc55cc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