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粽籺"、“筒粽”。其由来 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 端午节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 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 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 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 龙节、浴兰节、诗人节”等。 [1]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 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是古代吴 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之说。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 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 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 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一直到如今,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b2d214033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4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