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宝”收集整理,热爱文学的朋友请使用 《暮江吟》白居易 1、【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是公元822(年长庆二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作者离开朝廷后顿感轻松惬意,于是写下此诗。 2、【写作特色】 诗歌句解写作特色: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前两句写夕阳照耀下的江水。夕阳从地平线上斜照江面,江面上形成了一半青绿一半红的景观。“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地方,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青绿色。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江面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把自己的喜悦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了。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流连忘返,直到新月升起,凉露下降的时候,眼前才呈现出一片更为美好的境界。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多么像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真珠”。用“真珠”进行比喻,不仅写出了露珠的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再抬头一看,一弯新月初升,如同在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弓。诗人通过对“露”“月”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诗歌整体写作特色: 诗的前两句写夕阳映照下的江面,夕阳的余晖在江面上铺散开来,江水被照得一半通红一半碧绿。“铺”字用得十分形象,“残阳”从地平线照射出来,就如同铺在江面上,表现出夕阳的柔和与平缓。诗的后两句写九月初三的夜晚:如粒粒珍珠的露珠,似弯弓的月亮,从视觉上营造出宁静的意境,用巧妙的比喻展现出月夜之美。诗人描写了一幅和谐的暮色江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全诗构思巧妙,写景生动绚丽,抒情自然真挚。 3、【情感主旨】 《暮江吟》这首诗中,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表达了对傍晚江畔秋色的喜爱之情。 “语文学习宝”收集整理,热爱文学的朋友请使用 4、【考点】 必背名句: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文常注释: 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瑟瑟:这里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 可怜:可爱。 真珠:这里指珍珠。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c1be1dfae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d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