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保护孩子的想象力 曾经跟老师去幼儿园里听过一堂课,是关于秋天树叶的欣赏活动,老师拿起一片树叶让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像什么,我也在观察,这像什么呢?在我冥思苦想不得答案的时候,孩子们已经有了答案,有的说把树叶横过来就是小鱼,有的说把树叶竖起来就是一件衣服…答案五花八门,却让我不得不感叹小孩子的想象力是多么的丰富!这堂课气氛极好,小孩子们都积极发言,踊跃回答老师的问题,有的孩子如果不让他回答的话,甚至会跑到老师的怀里。这种场景让人感动,这种气氛与我们久违了。想想我们自己,教室的前三排永远不是我们的选择除非是没得选了,上课会早去占位子,不是为了占前排与老师有沟通,而是为了占后边不起眼的、老师注意不到的角落里,而孩子们呢?他们进教室后会选择与老师挨得最近的最中间的位子老师讲课的时候会一直看着老师。上课老师如果不点名是绝对不会起来回答问题的,相比起那唯恐点不到自己的孩子们,我们是多么的可悲…… 还记得在杂志上看到过这么一个报道:一记者用圆规画了一个圆分别到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和研究所让不同阶段的人来说说这是什么,幼儿园里的孩子会说是月亮、是太阳、是镜子、是苹果……到了大学,大学生说是一个直径相等的正态圆,而到了研究所里,几个白发斑斑的老教授却不敢回答,他们研究了一会跟记者说,这能不能复印一下让我们仔细研究研究? 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最近读留美博士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对我颇有启发,他笔下的美国孩子活的是那么的快乐、自由,从来不曾为作业功课苦恼过,而中国的孩子呢?上小学的第一天起就注定了我们悲惨命运的开始,有人统计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书包的重量是3公斤而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孩子书包的重量则有9公斤,书包的重量与我们身体的重量和年龄极不相称。而那永远做不完的作业剥夺了我们看月亮数星星的时间,老师的怒吼声、父母的抱怨声成为我们童年最熟悉和可怕的声音,他们大人是不会懂那种看蚂蚁搬家、萤火虫跳舞的快乐的。他们只知道分数和名次,他们反复强调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要东张西望,殊不知,孩子在他们东张西望的过程中或许学到的更多,就像波兰教育家亚努什•柯尔恰克在《当我返老还童之时》一书中写道:谁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d0bac2504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