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 作者:邵静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15期 摘 要:夫妇之道为五伦之首,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关雎》之义在于以淑女之求之礼与节,达于天地之道,人伦之正。 关键词:关雎;风;礼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5-0-01 对于《诗》,国人的基础阅读范围大抵不出《关雎》、《蒹葭》和《硕鼠》等有限的几篇,心中留存的是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对阶级剥削压迫的反抗的记忆。但如果有更多涉猎经典的经验,总在不经意间可以看到对《诗》的引用,及至《论语·季氏》中孔子对其子伯鱼的教诲:“不学诗,无以言。”孔子又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论语·为政》)以此可知,《诗》的教育以及它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我们现代人所能理解的范畴。 《关雎》是《诗》的第一篇,近现代人多把它理解为一篇爱情诗。此篇出自《国风·周南》,“周、召之地为周公旦、召公奭之采地”,[1]文王迁于丰以后,便把岐赐与周公和召公,《关雎》之教,实则反映了周南、召南之地的教化。《毛诗正义》引郑玄言:“武王伐纣,定天下,巡守述职,陈诵诸国之诗,以观民风俗。六州者得二公之德教尤纯,故独录之,分而国之。”[2]《诗》呈现的是民风教化,孔子所谓“诗可以观”(《论语·阳货》)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的。《国风》之“风”的含义,诚如《易·巽卦》彖曰:“刚巽乎中正而志行,柔皆顺乎刚。” 象曰:“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3]君子在上,顺乎天命以施中正之志;百姓在下,虽愚夫愚妇亦可仿效,此《论语·颜渊》所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教化之施与和遍及,如自然界的风一样无所不至,不仅仅是周、召之封地,并向南普及至当时的文明教化落后之地,故谓之《周南》与《召南》。其诗通过社会现实的反映,实述周公、召公之德政,更绍述文王圣德之教。 《关雎》之旨,毛亨言:“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是关雎之义也。”[4] 毛亨之言,阐明两点:1、《关雎》之内容在于明君子与淑女之夫妇之道。2、《关雎》夫妇之道之表现在于“不淫其色”、“无伤善之心”。“淫”和“伤”皆为“过”,孔子言“过犹不及”。所以,毛亨言此为“关雎之义”,“义”者“宜"也,即言此为《关雎》之相宜之处。可见,《关雎》之要,在于阐述夫妇之中道,其大义在于以夫妇之道达乎天地之道,诚如《中庸》之言:“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d3bb88d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