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和再拜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拜和再拜 (江龙山) “再拜”一语常见于古文中,表示一种恭敬的礼节,然而它的确切的涵义却往往被人所忽略。要彻底弄清什么是“再拜”,必须首先弄清什么是“拜”。 拜的涵义非常复杂,古代有九种拜法。《周礼·春官·大祝》:“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郑玄《注》:“稽首,拜,头至地也;顿首,拜,头叩地也;空首,拜,头至手,所谓拜手也;吉拜,拜而后稽颡;„„凶拜,稽颡而后拜;„„奇拜,谓一拜也;褒,读为报,报拜,再拜是也;肃拜,但俯下手,今时揖是也;振动,战傈、变动之拜。”其中稽首、顿首、空首为正拜,即拜的三种主要形式。它们之间的区别,贾公彦《疏》作了说明“稽首,拜,头至地;顿首,拜,头叩地也者。二种拜俱头至地,但稽首至地多时,顿首至地则举,故以叩地言之,谓若以首叩物然。云空首拜,头至手,所谓拜手也者,即《尚书》拜手稽首云”另外 《荀子·大略》说:“平衡曰拜,下衡曰稽首,至地曰稽颖。”王先谦引杨倞《注》:“平衡,谓磬折,头与腰如衡之平„„。稽首,亦头至手,而手至地,故曰下衡。稽颡,则头触地。”由于有了《周礼注疏》和《荀子集解》这两种解释,因此后代词典便产生了一些分歧和矛盾的说法。如: 稽首,旧时所行跪拜礼。有二说:一、行跪拜礼时,头至地。„„二、行跪拜礼时,两手拱至地,头至手,不触及地。(《辞源》新版,下同) 稽首,古时一种跪拜礼。叩头到地,是九拜中最恭敬者。(《辞海》新版,下同》 《辞源》罗列了《周礼住疏》和《荀子集解》两种解释,并认为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还把《荀子集解》中所说的“头至手,手至地”说成为“两手拱至地,头至手”,使头和手的动作的先后次序颠倒了。《辞海》则拿郑玄解释顿首的内容来解释稽首。其实“头至地”和“头叩地”的涵义是截然不同的。贾公彦从“稽”字和“顿”字的字义出发,强调二者的不同,说:“二种拜俱头至地,但稽首至地多时,顿首至地则举,故以叩地言之。”即只说明“至地”和“叩地”的时间长短不同,并没有认为“至地”和“叩地”是一个意思。叩地,头必须接触地面。《史记·滑稽列传》:“欲复使廷掾与豪长者一人入趣之。皆叩头,叩头且破,额血流地,色如死灰。”叩头就是顿首,也就是“头叩地”。头不触地,额是叩不破的,可见顿首,头必触地。因此,头叩地必然是头至地,但头至地却不等于头叩地。稽首,头就不一定接触地面。《荀子·大略》王先谦 《注》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可见稽首头并不直接接触地面,而是“头至手”,“手至地”,头和地的中间以手相隔。因此郑玄所说的“头至地”,应理解为头接近地面。《逸周书·祭公》:“祭公拜手稽首。”孔晁《注》:“稽首,头俯地。”头俯地,就是头俯向地面,并不一定接触地面。在古代的礼节中,稽首使用较多,都要以首触地,似乎也难于做到。由此看来,《周礼注疏》和《荀子集解》的解释意思是一致的,并不矛盾。这一点前人已经注意到了。《康熙字典》:“稽,下拜首至地。”“下拜”,即《荀子·大略》中所说的“下衡”“首至地”,即郑玄所说的“头至地”。很明显,这是把两种说法合在一起来解释。根据《周礼注疏》和《荀子集解》的共同解释,稽首应是:屈膝下跪,拱手,头低至手,头手下至地,而头不触地。 对顿首的解释,没有什么歧义。《说文》:“顿,下首也。”郑玄说:“顿首,拜,头叩地也。”《辞源》和《辞海》解释也相同。顿首应是:屈膝下跪,手先下至地,弯腰叩头,头触地即起。《荀子·大略》没有说到顿首,而说到了稽颡:“至地曰稽颖”王先谦《注》:“稽颡,则头触地”看来稽颡近似顿首,不同的是,稽颡头触地的时间较长。《说文》段玉裁《注》:“凡经传言顿首,言稽颡,或单言颡,皆九拜之顿首。” 由于对稽首解释的分歧,使空首在理解上也发生一些混乱。郑玄说:“空首,拜,头至手,所谓拜手也。”《荀子·大略》没有说到空首,而说:“平衡曰拜。 ”王先谦《注 》:“平衡,谓磬折,头与腰如衡之平。”《辞海》:“拜手,古代男子跪拜 礼的一种。既跪,两手拱合,俯头至手,与心平,而不至地,故称‘拜手’,也叫‘空首’。”这些解释都是正确的。其实空首就是拜手,也就是平衡。它的特点是:屈膝下跪,拱手弯腰,成九十度角,头低至手。《说文》段玉裁《注》:“头至手者,拱手而头至于手,头与手俱齐心,不至地,故曰空首。” 九拜的其他几种拜,除肃拜外,基木拜法相同,只是使用的场合和拜时的情况略异。九拜是九种不同的拜,因此有人把它看成是拜的总称。《辞海》:“拜,行敬礼也。《周礼·春官》有‘九拜’,古时为下跪叩头及打恭作揖的通称。”这是对拜的涵义的第一种理解。《辞源》认为:“古之拜,惟拱手弯腰而已,如今之揖。后来指屈膝顿首两手着地或叩头及地为拜。”这是对拜的涵义的第二和第三种理解。王力《古代汉语》则认为“古人的拜是先跪下,后低头到手,与心平。”这是对拜的涵义的第四种理解。这四种说法从不同角度来解释什么是“拜”。第一种说法把拜作为九拜的总称,第二种说法把拜看成是九拜中的肃拜,第三种说法把拜看成是九拜中的稽首或顿首,第四种说法把“拜”看成是九拜中的空首。这些说法都没有错,因为九拜中的每一种拜,都可称为拜。然而“再拜”中的拜到底属于哪一种涵义呢? 既然“再拜”属于九拜的一种,即褒拜。那么再拜的“拜”自然不能包括全部九拜。再拜的“拜”也不是九拜中的肃拜、稽首或顿首。因为肃拜即揖,在古文中“揖”和“再拜”往往前后使用,如: 主人揖入门右,宾奉挚入门左。主人再拜,受,宾再拜,送挚,出。(《仪礼·士相见礼》) 主人如宾服迎于门外,再拜,宾不答拜。揖入。(《仪礼·士冠礼》) 前一句是主人先揖后拜,后一句是主客一拜一揖,拜、揖的涵义显然不同。因此再拜的“拜”绝不是“拱手弯腰”的揖。 “再拜”和“稽首”的关系非常密切,它们往往形成一种连续动作,即再拜后又加上一个稽首,以表示礼节极度恭敬。如: “韩厥执挚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左传·成公二年》) 王力 《古代汉语》注:“再拜稽首,比稽首更重的一种礼,先拜,然后稽首。”这就说明了再拜的“拜”不是稽首。类似的例子很多,不赘述。 “再拜”与“顿首”连用的例子在经书中没有找到,而且遍查《周礼》、《仪礼》、《礼记》三书,除了在《周礼·春官·大祝》辨九拜中出现过顿首外,再也没有发现顿首的字样,而稽颡却常常出现,事实上经书中是用稽颡来表示顿首的。《说文》段玉裁《注》:“经于吉、宾、嘉曰稽首,未有言顿首者也。于丧曰稽颡,亦未有言顿首者也。然则稽颡之即顿首无疑矣。” 稽颡虽未与再拜连用,但却经常与拜连在一起,即在拜前或拜后加一个稽颡。如: “拜稽颡,哀戚之至隐也。” “稽颡而不拜,哭而起,起而不私。”(《礼记·檀弓下》) 稽颡(即顿首)不同于一般的拜也是很明显的。 最后只剩下一个“空首”了。空首的动作特点前面已介绍了。其实空首就是一般所谓的“拜”,也就是“再拜”的“拜”。《荀子·大略》说过:“平衡曰拜。”《说文》段玉裁《注》说得更明确:“经传立文,凡单言拜,及下属稽首、稽,言拜、言拜手者,皆空首也。”因此王力《古代汉语 》对拜的解释是正确的,而《辞源》、《辞海》对拜的解释,用它的广义或特殊义来代替它的一般涵义,这样解释是不确切的。 拜的意思弄清了,那么什么是“再拜”呢?古代的训诂对再拜没有作出解释,而现代的词典又有各种不同的理解,如: 再拜,一拜而又拜,表示恭敬的礼节。(《辞源》) 再拜,古代的一种礼节。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隆重。(《辞海》) 这两处解释都比较含糊,既可以理解为拜了一拜,接着又拜一拜,即连续拜两次,也可以理解为原来已经拜了一次,现在又拜一次,即第二次下拜。根据《辞源》和《辞海》的解释,有些古文选本释再拜为“拜了又拜”,有些古文译本又译再拜为“又一次下拜,” 要确切理解“再拜”的涵义,还必须弄清“再”是什么意思。 “再”是一个表示动作次数的副词。它表示动作次数,既可以表示整数“两次”,也可以表示序数 “第二次”。那么,“再拜”的“再”是表示“两次”还是“第二次”呢?《战国策·齐策》:“陈轸为齐王使,见昭阳,再拜贺战胜。 ”见面即再拜。可见前面并未有拜,而且也不属于行文的省略这就证明,再拜不是第二次拜,而是拜两次。那么,在古文中要表示拜的序数又怎么办呢?通常用“又拜”、“次拜”来表示第二次或更多次数的拜。如: 大夫拜赐而退,又拜,弗答拜。(《礼记·玉藻》) 嗣君又次拜大夫士也。(《礼记·丧大记》孔颖达疏) “再拜”只能解释为“拜两次”或“拜两拜”,而不能解释为“第二次拜”或“又一次下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d8ea94ee45c3b3567ec8be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