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事迹

时间:2023-04-21 03:38:0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季羡林事迹

作者:

来源:《作文评点报·高中版》2013年第42

素材二: 季羡林事迹

何止于米,相期于茶。《八十述怀》中,季羡林曾引用了冯友兰的这句话自勉。在88岁的米寿108茶寿中间,98岁的时候,大师溘然远行。老人精通的那些梵文、吐火罗文、巴利文等12国的语言,从此少了一个权威的解读者。

砥柱中华文与道,渠通天竺梵和禅。周汝昌的悼词代表了人们的评价——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也带走了那个时代一枚耀眼的书签。季老的时代,是近代中国学术研究的黄金时代,是难以重现的传奇。悼念如潮,是对学术大师最后的扼腕之叹,更是对功利之下教育积重难返大师难现的无奈之叹。季老身上闪耀着让我们仰视的道德品质的光芒,一代大师之所以成为者,还有其对人类灵魂的导引。

1936年,25岁的季羡林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和巴利文。第四个学期念完,着手写毕业论文。季羡林决意先写一篇有分量的绪论(论文开篇,做方向性的概括),这样才显得论文有气派。花了一年多时间,终于将绪论写完,他自我感觉极好,立即将绪论交给瓦尔德·米特教授。

一星期后,教授将文章退还给季羡林。全文只字未改,只在第一行第一个字的前面画上了一个前括号,最后一行最后一个字的后面画上了一个后括号。小小括号,将洋洋万字的绪论彻底、干净地消灭掉了。季羡林仿佛当头挨了一棒,他不服气,去找教授理论。教授不紧不慢地说:你的文章费劲很大,引书不少,但是根本没有自己的创见。看上去面面俱到,实际上毫无价值。如果有人对你的文章进行抨击,你根本无力还手。

即使年迈,季羡林对此事仍记忆犹新:我感激这巨大的打击,它使我明白:没有创见,不要写文章,否则就是浪费纸张。 【素材解读】

季老是大家,其大家的风范即大家的品德气质体现在点滴的生活细节之中,我们积累的时候不仅要关注后人对季老的高度赞誉,还要关注细节。这件小事让我们懂得了什么呢?季老身上闪耀着什么样的美好品质?当自己的绪论被枪毙的时候,季老能够耐心地接受教授的建议,虚心改正。他治学的严谨,为人的谦逊让人叹服。 【适用话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创新精神、严谨的作风、勇敢正视自己的不足、懂得尊重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e240665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