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模板 研究课题名称: 设计者姓名 所教年级 联系电话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虽说关于端午节的来源众说纷纭,但更多的事倾向于纪念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不论哪一种传说,都表现了中华民族向善、崇善的美好品德。端午节的习俗有包粽子、赛龙舟、戴香包、插蒲子艾叶、喝雄黄酒、祭五瘟使者等。孩子们对于过节一向是热情高涨,因为不仅仅放假,还有许多新奇有趣的事情发生。学生会有许多的问题随之产生: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当地有什么习惯?有什么活动?等等,这些问题一概半知不解。因此学生以此为切入点去进行本次的活动。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同学们崇尚过洋节,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已经越来越淡化。如果再不弘扬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必将导致我们民族文化的急剧消亡和流变。激烈的讨论过后,孩子们迫切地想知道端午节背后的文化内涵。几经商讨他们决定开展以“粽香情浓话端午”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来解开这些谜团。 3、课题介绍(介绍本次课题内容和活动安排)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介绍了我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由来。课文先讲了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然后说是为了纪念古代著名诗人屈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接着具体写了端端午节的由来在屈原投江后,楚国百姓十分悲痛,想出各种办法祭奠他。最后写了人们祭奠屈原的活动,逐渐演变为今天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等习俗。另外研究这个课题的目的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希望学生能深入地了解关天传统节日的由来和发展,并通过对传统民俗的研究来弘扬节日背后的传统文化;二是希望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探究的快乐。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的阐述) 《端午节的由来》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屋檐、佩带、措施、诬陷、传颂”等词语。 ⑵、通过活动对端午节的由来、风俗、以及端午节的诗词、歌谣等更全面的了解。 ⑶、通过活动,对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步骤有进一步的了解。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大意。 ⑵、学生能够自主发现问题,并寻求各种途径处理解决问题,实践活动能力得到提高。 ⑶、通过小组合作,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学习交流能力生成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等得到进一步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端午节的由来 所在学校 研究学科 电子邮件 ⑴、通过合作小组的集体研究,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与他人合作的乐趣。 ⑵、通过课题研究,学生产生对端午节文化的热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1、 参与者是乡镇小学的小学生,学生对课文的图片有浓厚的兴趣。 2、 学生朗读能力有一定的差异。每个学生接触到的人与环境都不同,因此对同一事物也存在产生许多不同意见。 3、 不同观点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辨论,能对问题进行多方面的表述,使其它学生能从不同观点思考问题。 4、个别学生对课题的研究兴趣不大,应着重加以指导。 四、研究的问题、内容和方法(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采用什么研究方法来达成这一目标) 结合教材《端午的由来》的内容,让学生在研究活动中,学会用上网、收看电视、查阅书报、询问等多种途径获得资料,让学生对端午节的由来、习俗等传统文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了解粽子的多种制作方法,并学会其中的一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与人交往、合作、动手的能力,并能分享其中的愉悦。 研究内容: 1、了解端午的由来以及端午主要的活动。 2、借助资料感受传统节日的由来,背后有关怎样的故事。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 手抄板报;或课件形式。 六、资源准备 1、布置学生阅读有关书籍或访问家长,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及屈原这个历史人物。 2、学生通各种方法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资历料。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阶段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学生活动 1、 认真听取课题介绍。 2、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能力。 教师活动 1、利用PPT演示相关的图片引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再来介绍本次活动的步骤与方法。 起止时间 第十五周 提出和选择课题 第二阶段 成立课题组 课题准备阶段 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1、学生初步选题: 2、收集文字资料、绘画、制作、有关端午节的习俗。 1、根据所选课题,成立文字组、绘画组、制作组。 2、各组选好小组长,进行分工合作。 各小组确定研究目标、计划、内容、预定成果。 1、 整理资料,各小组交流信息。 2、展示本组成果。 1、组织并参与学生讨论。 2、为学生选题提供帮助。 1、协调学生成立小组。 2、帮助制订学习规则。 3、协助组长搞好分工。 讲解活动计划,了解学生制定研究的方案。 第十六周 1、指导学生正确杳找 资料。 2、引导学生学会资源第十七周 共享。 3、指导学生整理筛选资料。 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在本次活动中,家长们能够积极配合孩子们调查访问,多渠道多途径地搜集资料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倡指导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究、勤于动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收集信息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课题从生活中来,所以我认为本次活动课题的确很成功。通过活动,我和孩子们都开阔了视野,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活动结束时,收获良多,感受颇深。 在情感受上也有所触动,学习屈原、伍子胥,爱国先从爱家起,学习曹娥,孝敬父母,使之更珍惜父母的爱、师长的爱,朋友的爱,彼此之间互赠祝福。 但是,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教师本身知识水平的限制,学生能力的参差不齐,由于是学生小组自主行动,家长有的不大配合,给研究性学习受到一些影响。学生毕竟还是孩子,收集、处理资料的能力,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持提高。还有个别学生的积极性较差,迟迟不去完成任务,所以在这方面还需要努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f1512ad81c758f5f71f6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