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颐和园》教学案例分析 十月份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我在教学《颐和园》一课文时,在情境表演中,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代替老师的分析讲解,并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自己提出问题,并合作解决问题,整堂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 师:导游公司要接待外国贵宾游览颐和园,想从同学们中挑出一些优秀的导游,大家想报名参加吗?(学生个个喜出望外,跃跃欲试) 师:我们的课文就是“报名手册”,请大家把课文读一读。 (学生以喜欢的形式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师:(课件出示)“报名须知” (1) 你觉得哪个地方最美,把它独特的地方和小组同学一起读一读、说一说,并 谈谈你的感受。(2)小组中推选出一名最好的导游参加总决赛。 师:同学们,报名须知提出了报名的具体要求,请同学们分小组准备吧! (学生们兴趣盎然地挑选自己喜欢的地方,在四人小组中有的朗读,有的讲解,有的提问,形式多样地进行自主选择性阅读,并合作解决其中所遇到的问题) 师:下面请大家做评委,听一听各小组推荐的优秀导游的介绍,评一评,谁是优秀的导游。 (教师根据“导游”的介绍,适时点拨,指导朗读,出示课件) 生1:长廊真美,有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每一间横槛上还有五彩的画。 生2:我觉得长廊很长,有七百多米长,分成了273间,一眼都望不到头,我真想去看看。 生3:那横槛上的画有人物、花草、风景,奇怪的是几千幅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那些画师真厉害。 (适时出示课件1长廊远景、近景、整体的、局部的风光片) 生4:佛香阁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很漂亮。 生5:我知道佛香阁是八角宝塔形的,很像绳金塔。 (适时出示课件2佛香阁的风光及其特点) 生6:昆明湖的水又静又绿,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生7:是呀,游船、画舫在湖面上划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就像滑冰一样地滑过去,那水真静呀! 生8:我觉得十七孔桥上的石狮子很吸引我,上百根石柱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更令人惊奇的是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适时出示课件3昆明湖,十七孔桥 的风光) [在情境表演中,以学生的读代替老师的分析讲解,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合作探究的学习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在上台展示的过程中展示课件,那鲜艳的画面,配上清晰的解说,让学生如临其境,既真切地体会了景物的特点,如长廊的长、美、奇,昆明湖的静、绿等,又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同时又能激发学生说的欲望。] 师:颐和园的风光真美,同学们,也把你们搜集的祖国历史遗产的风光图展示出来,让大家欣赏欣赏吧!(学生出示搜集的图片资料,互相欣赏讨论) 生1:我今天带来了北京北海公园白塔的图片给大家欣赏。 生2:看,我搜集了北京故宫的一组图片,看,多么地雄伟壮观呀! 生3:看,这个石佛多高啊,这就是四川的乐山大佛,有200多米高呢! 生:…… 师:请你把这美丽的风光,学着的作者的方法写一写,把它介绍给大家。(学生选择喜欢的一幅风光图片自己练笔) 师:哪位导游愿意用你那甜美的声音带领大家去欣赏这迷人的风光呢?(学生上台结合图画介绍那美丽的风光(师配乐)) 师:我们欣赏了颐和园美丽的景色,也感受到了那优美的文句,更为我们祖国有这样的历史遗产而骄傲! 在这课外练笔环节中,有小组合作中的读和说为基础,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又以学生的说来吸引全体学生听,形式多样地将听、说、读写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体现了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这样将课文与课外内容结合,达到课文内容延伸的目的,让孩子们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同时让学生为祖国有这些历史遗产而骄傲,为祖国有这样的美景而自豪。 新课程给我们提供了崭新的平台,也给学生提供了自由展示,自我发挥的空间。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是孩子的朋友,是学生语文实践活动中的指导者和协作者。角色的转变使课堂不再是单纯的师问生答,而是注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不再是单纯地传授语文知识,而是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体现的是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让我们与新课程同行,让全新的新课程理念,渗透到每一节课堂教学,使我们的教学走进一种崭新的境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f562cff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