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优秀诗词《渔家傲秋思》赏析

时间:2022-07-10 20:07:2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范仲淹的优秀诗词《渔家傲秋思》赏析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赏析】

首句点明时间、地点,概括地写出了延州秋季和内地大不相同的风光,并引出下句“衡阳雁去无留意”。“无留意”是词人情感的聚拢点,表面上是写雁,实际是写人。连大雁都不愿在这儿呆下去了,更何况人呢。此时,“四面边声连角起”,角声凄厉,令人心寒。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收束上阕,仅十个字便勾勒出一派壮阔苍茫的边塞黄昏景观。“千嶂里”写延州周围的环境,这里层峦叠嶂,犹如巨大的屏风,而延州就处于层层的山峦包围之中。“长烟落日孤城闭”句,有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神韵,突出地表现出边塞的壮丽风光以及安稳牢固的边防。“长烟”是炊烟和暮霭所形成的一片雾气,它环绕着“孤城”;而“落日”的余晖又照耀着“孤城”中,所以,“城”虽只有一座,却不显得孤独无依。不过,城不孤独,人却是孤独的。特别是在这苍茫的环境中,在凄厉的声声号角中,在落日长烟的孤城中,人就倍加怀念家乡的温馨。

“浊酒一杯家万里”,“一杯”浊酒和“万里”家乡,对比悬殊,更加突出乡愁之重,区区一杯酒,哪里能抵得了浓厚的乡愁。不过,国家边疆未平,还未报效国家,归乡就无从谈起,只有任乡愁缠绕在心头。正在这矛盾的心绪下,远方羌笛悠悠,搅得征夫们难以入梦,“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写出了深沉忧国爱国的复杂感情。


扩展阅读:范仲淹的诗歌

诗歌上,范仲淹主张“范围一气”、“与时消息”。范仲淹继承了孟子的“浩然之气”,又将曹丕的“文气说”、陆机、钟嵘的“感物说”和“天人合一”的诗学思想捏合在一起,他认为,诗人创作的冲动与意向,是秉承大道之“一气”,感于万物并通过万物体现出来。范仲淹的“与时消息”则继承了刘勰的“为情而文”观和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把政治教化和为情造文有机有机结合起来,范仲淹批判宋初诗坛的盲目模仿之风和无病呻吟之态,主张诗歌创作要忠于生活现实,符合时事,不为空言。

范仲淹诗歌存世305首,内容非常广泛,或言志感怀,抒写伟大的政治抱负;或关注民生,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或纪游山水,歌颂祖国大好河山;或咏物寄兴,展现自己的人格操守。诗意淳语真,艺术手法多样,以清为美的特点尤为突出,以文为诗、议论化的倾向非常明显,同时注意白描手法和叠字的运用,与当时的白体、晚唐体及西昆体相比,呈现出迥然不同的面貌,成为宋初诗歌由唐音向宋调转变的重要一环。

扩展阅读:范仲淹的词

范仲淹词作存世共五首,虽然数量较少,但首首脍炙人口,在宋词的发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北宋建国至宋仁宗,生活享乐渐成风尚,以艳情为主要创作话题的歌词亦趋向繁荣。范仲淹于仁宗年间登上词坛,其词作内容和风格丰富多样,有直接写艳情者,也有跳出艳情之外者,正是过渡时期遗留下来的深刻痕迹。

《渔家傲·秋思》一词,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作者反对入侵、巩固边防的决心和意愿,同时还表现出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在范仲淹之前,很少有人用词这一新的诗体形式来描写边塞生活,唐人韦应物的《调笑令·胡马》虽有“边草无穷日暮”之句,但没有展开,且缺乏真实的生活基础,因而,范词实际上是边塞词的首创。不仅如此,这首词的内容和风格


还直接影响到宋代豪放词和爱国词的创作,为词世界开辟了崭新的审美境界,也开启了宋词贴近社会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创作方向。《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和《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两词,读史、咏风景,题材宽泛,与艳情无关,与北宋前期词坛的创作风格合拍,表现了从晚唐五代至北宋前期歌坛衰变的一个过程。 范仲淹的艳情之作(《苏幕遮·怀旧》、《御街行·秋日怀旧》),总是写出一种宏大的时空背景,与同时代其他词人“小圆香径”、“庭院深深”的狭深环境迥然不同。而沉挚真切、婉丽动人的风格,也极大地改变了宋人的创作观念,引导着词坛创作风气的转移,对后世词坛产生着深刻影响。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ff251d9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c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