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首

时间:2022-04-10 14:18:1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选择。

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清泉 秋瞑 淮河 望帝春心 B、渔舟 遥望 潮湿 蓝田日暖 C、楼兰 寂寞 矮城 杜鹃啼血 D、艰难 莲藕 盘旋 芳草萋萋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人如果一味不图上进,得过且过,往往一事无成。

B公司重组后,努力扩大服务项目,增加收入,并注意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扭转亏损局面,去年又盈利三十万元。

C、他们几经摸索、总结,确定了这套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案,从而缩短了病程,大大地提高了治愈率。

D、战斗经验告诉他,现在分外需要清醒的头脑和冷静的分析。 3、古人诗文集的题名,一般有下列几种情况:

A、或称作者的字、号 B、或称其官职 C、或称其籍贯 D、或以帝王年号 E、或称其谥号 1《白氏长庆集》 2《王右丞集》 3《李太白集》 4《杜工部集》 5〈昌黎先生集〉 (6)〈欧阳文忠公集〉 4、对〈〈越中览古〉〉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的意思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取得了“破吴”的胜利后,战士门衣锦还乡,向国人炫耀战功。

B、第三句下宫女们个个打扮成花儿一般的美人儿,在宫殿里恣情欢乐。这表明越王早将昔日的屈辱和苦难忘得一干二净,完全陶醉在胜利的喜悦中,其结果必然使胜利化为乌有―――“只今惟有鹧鸪飞”

C、这首诗是诗人游览越国王城故址之后写的,寄托了盛衰无常的感情。全诗的基调是咏叹兼嘲讽。 D、从写法上看,主要运用今昔对比的描写,即把越王胜利前的屈辱与胜利后的繁华相对比。 二、填空。 (1)、王维,字 ,世称 。盛唐 派代表诗人。苏轼评价他的诗“

(2)李白,字 ,号 。我国古代伟大的 主义诗人。他的诗奔放、飘逸,想象瑰丽、奇特,因此人们尊称他为“ (3)杜甫, 我国古代伟大的 主义诗人。他把儒家的“兼济天下”当做人生信条,因而有“ ”之称。他的诗广泛、深刻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因而被称为“

三、阅读王维《山居秋暝》一诗,然后回答问题。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为点题中"山、秋、暝(晚)"。由下文可知,此""并非虚空,表现的是秋天傍晚青山的重要特点。这一特点是什么?请用一两个字概括: 答案:清、静

2、人们说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具有这一特点。请作简要的


分析。

答案:诗选择了富于诗意的景物"明月""""清泉"""等来构成一幅画,而这画的意境是清静。仰視,照临松间的是清朗的月光;俯视,流经石上的是清澈的山泉。這里的取景,前面取其"",后面藉有"",來反衬静景。这两句诗意境深邃,景物描写角度不同,层次清楚,动静结合,构成一幅精致的山水画。

3、诗人将静与动巧妙地统一。在本诗中,共同构成动人的意境,颇有艺术辩证法。下列唐人诗句中没有运用动静相衬手法的一项是(B A、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许浑《夜归丁卯桥村舍》 B、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李白《秋浦歌》 C、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刘禹锡《途中早发》 D、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 4“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春草就随它的意衰败吧,这里的秋景真值得欣赏,我自可留在山中了。 5、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诗人描绘了傍晚山村旖旎风光,寄托了远离尘俗,追求清净、闲适生活的愿望。 四、阅读李白诗《越中览古》和《苏台览古》,然后回答问题。 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台览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

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 曾照吴王宫里人。 1、请从几个方面谈谈这两首诗共同的特点。 答案:1)这两首诗都是怀古之作,题材相同:抒写越宫遗址。

(2)表达的主题相同:对人事变化、盛衰无常的感慨,对功名富贵的否定。

(3)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越中览古》"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相对比;《苏台览古》"旧苑荒台""杨柳新"相对比。

2、请谈谈这两首诗艺术手法的主要不同之处。 答案:《越中览古》着重渲染越宫昔日的繁华,结句聚焦在今日荒凉的遗址,以强烈的反差抒写了姑苏台今日的荒凉;《苏台览古》着重描绘姑苏台今日的荒凉,以常新的自然景物衬托人事的变幻无常,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五、阅读杜甫《登高》和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


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是作""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植《美女篇》)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也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而且它的黄色由于雨的湿润,也显然是变得太黄了。"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日暮风吹,叶落依枝。"(吴均《青溪小姑歌》)恰足以说明这""的缠绵的一面。然则"木叶""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选自林庚《说"木叶" 1、说说杜甫诗中为什么不说"落叶"而说"落木"

答案:落叶和落木都是掉下黄叶。""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杜甫诗中"落木",表现了秋天的极为萧瑟、悲凉 2《登高》这首诗首联与颔联都是描写秋景,但着眼点及写法却不一样。试简要说明。 答案:首联从细处着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工笔,形、色、声、态,一一得到表现;颔联从大处落墨,着重渲染整个秋天的气氛,好比画家写意,只宜意会,让读者想象补充。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fff763f844769eae009ed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