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观”解诗 涂祖生 内容提要:诗歌鉴赏是高考必考题型,很多同学觉得赏无从赏,往往是因为不理解诗。理解是鉴赏的前提,而理解一首诗可以从以下五方面着手:观诗题,观作者,观注释、观体裁,观内容。 关键词:观诗题,观作者,观注释、观体裁,观内容 理解是鉴赏的前提,不能理解,焉谈鉴赏? 怎样才能快速准确地理解一首诗呢? 我认为当有“五观”,即:观诗题,观作者,观注释、观体裁,观内容。 一、观诗题 诗的题目,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可以给我们提供理解一首诗的重要的信息。如《移家别湖上亭》《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看题目,就能知道这首诗是首写别情的诗。而有些诗,如果不看题目,也许你就读不懂。比如: 观书有感--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应当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可是,如果不看题目《观书有感》,你能确定这就是写读书的感受的吗? 再比如: 近试上张水部——朱庆馀 昨夜洞房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首诗,是朱庆馀在临近考试前写下的一首呈给张水部(即张籍)看并希望他给与推荐的诗。按照唐朝科举考试制度,应试者可以将自己的诗文呈送给政界要人或文坛名宿,请他们向主考官推荐,名为“行卷”。张籍时任水部郎中,又是一位诗坛名人,朱庆馀就给他写了这首诗。诗题也叫《闺意献张水部》,作者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官,写出了自己在考试前期等与不安的心情。光看内容,还以为是一首闺阁诗,怎么能想到是一首试帖诗呢?只有看到题目中的“近试”,才会将这首诗与科举考试联系起来,也才可能真正理解这首诗。 二、观作者 诗的表情达意是含蓄的,尤其是一些咏物诗,如果不和作者及背景联系起来,我们也许就很难知道这首诗的真正含意。比如: 南园十三首(其一)——李贺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这首诗写了春天南园中花的艳丽和“日暮嫣香落”的结局,借这个对比,抒发了作者的感慨。作者正值青春年少,才华横溢,奋发有为之时,犹如“小白长红越女腮”的繁花,本可大放光华,然而因“避父讳”(其父名李晋肃,因“晋”和“进”同音,要避父讳而未得应考“进士”,只任过奉礼郎那样的小官,一生不得志)却不能为朝廷所用,也如这繁花盛开时无人欣赏,只好“嫁与春风”随时光而去了。其诗感花伤己,悲戚之情自然流露出来。但是,如果同学们不了解李贺其人其才,他的“避父讳”而不见用的遭遇,恐怕难以理解这首诗吧。 三、观注释 在古诗鉴赏中,对于比较难以理解的地方,出题人会给出一些注释,而这注释对理解诗歌往往是至关重要的,不可不看。比如: 2005年山东卷出了这么一道题目: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阴浮远堂---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丧却收复无望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结尾两句则集中反映了作者望之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端悲愤之情。 题目后面注出:戴复古是南宋后期诗人,应当是理解本诗的关键。一提南宋,我们才能想到那段山河破碎的历史,也才能想到千万宋代文人用诗章表达的强烈爱国情感,想到岳飞,想到陆游„„也才能够真正理解这首诗要表达的感情。可是,如果我们不理采这个注释,而我们对这个作者不熟悉,从诗的题目上又看不出什么特别之处,那恐怕就很难快速理解这首诗了。 如果这个注释是对诗中一些词语的解释,对一些典故的说明,那我们就更得好好看了。 四、观体裁 看清楚该诗是属什么体裁的诗,可以让我们少点干扰,少走弯路,直奔主题:理解这首诗的情感。 我们知道,律诗和绝句是近几年常考的诗体。而律诗常常是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尤其是在最后两句要显示自己的真实情感。而绝句则常常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如果考的是词,一般来说,词的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明白了这些,我们看看这首诗的后两联或后两句,不就能快速了解诗歌要表达的感情了吗? 比如: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清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要是只看前两句,还以为是写喜悦之情呢。可是诗人要表达的真正情感,却是在后两句,“何日是归年”,明白地告诉我们:这首诗写思乡之情。如果我们一看这首诗的体裁是绝句,就直接看后两句,就立即知道了这首诗的情感了,也就不会因受前两句的影响而误解了诗人的感情了,也就会最终明白前两句写乐景是为了衬托后面的悲情了。这样也就达到了快速而准确地理解本诗的目的。 五、观内容 上面说四“观”,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准确理解,还必须看这首诗的内容。 一首诗里写到的内容可能很多,关注哪些内容能使我们快速而准确地理解这首诗呢? 应当是:诗中直接表达情感的词,表色彩的词,有着固定文化内涵的典型意象。 比如: 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青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首诗写作者长夜不眠,望月思归,身陷长安思念犹在鄜州的妻子儿女。怎么样能快速抓住本诗的情感呢? 先找表示情感的词:独、怜、忆,间接表达情感的——泪痕。如此,悲愁之情已现。 再看表示色彩的词:冷月,湿雾,青辉,玉臂,一色的冷色调,给人以孤寂凄清之感。 还要特别注意有着特定文化内涵的意象:月,月在古诗中常用来表相思,所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么在这首诗里,诗人也写到月,此处也当写相思之情。 古代诗人常用这样一些具有固定文化内涵的意象来表达达意,如写雁、柳、月、菊、梅、莲、梧桐、杜鹃等等。了解它们每个意象的特定内涵,有助于我们快速准确地理解诗歌思想情感。 如上用“五观”看诗歌,犹如根据“五官”给一个人相面,虽不能很深刻地理解一首诗,但能很快对一首诗有个大致的印象。如果学会了“五观”相诗,那么我们基本上就可以快速而准确地理解一首诗了。而当我们理解了一首诗之后,再来鉴赏这首诗的语言、形象、艺术手法时,也就会觉得找到了方向,找准了位置,就不会觉得无的放矢了。 参考书目: 1、《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唐诗三百首》 3、《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本文作者:涂祖生 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语文备课组长。 所在学校:河南省桐柏县实验高中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09f519f51e79b89680226f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