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的读后感200字 “边城”就是现实版的桃花源,作者极力去营造一种浪漫的氛围,宁静的生活,人们和谐的相处方式,这一切与当时动荡的社会背景形成鲜明对比,也更加映衬出边城的世外桃源感。 边城的读后感200字篇1 手捧一卷,望书中边城。我久久不能忘怀。 翠翠是深山孕育出来的精灵,她善良,热于助人,温柔纯情。他从小就和爷爷相依为命。逐渐长大的翠翠也情窦初开,看上了摊送,爱的痴心。一个女孩的心盛的是浓浓的爱。当真的订亲的不是摊送,她的内心无比慌乱。她,只不过是爱的至死不渝。 沈从文没有聒噪的辞藻,在这个夏季。我们细细品味。那些看来不用心修饰的词语却是自然的最高境界。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图卷。 为什么叫边城?这是个值得一想的问题。边城,美在生命。不是一个边地的小城,而是大城市的对立面。 也许明天回来。 这就是边城。一本让我们值得深思的书。 边城的读后感200字篇2 边城就像一首歌,有高音也有低音;边城就像一首歌,有赞美也有讴歌;边城就像一首歌,有旋律也有节奏。 边城——一个风光秀丽的小城。 天真善良、聪明乖巧、温柔清纯的妙龄少女——翠翠,唱出了对祖父的深切依恋;唱出了对爱情的真挚期盼;唱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翠翠与祖父的祖孙情,唱出了亲情的无限;翠翠与天保兄弟的爱情,唱出了爱的美好与心的纯洁;天保与傩送的手足情,唱出了心的选择。 边城,唱出了人们淳朴的人情美。 一首首情歌唱出了爱的心;一把把虎儿草,唱出了情的真;一个个人唱出了世间的真情! 边城的读后感200字篇3 《边城》这部沈从文创作高峰的小说,叙述的是湘西小镇一对相依为命的祖孙平凡宁静的人生,以及这份平凡宁静中难以抹去的寂寞和“淡淡的凄凉”。 文中比喻句甚多,而且比喻地格外恰当,颇耐人寻味!作者在文中淡化了翠翠与爷爷孤独清贫的生活,却尽量展现他们与自然和乡人的和谐关系,构成了一幅像诗、像画、更像音乐的优美意境。 “美丽总是令人忧愁,”《边城》给我带来的,绝不仅仅是“优美”也有人在命运的变数面前的无助与无奈的忧伤。翠翠那悲惨的婚姻以及爷爷那木讷和犹疑,源于“人在根本上无法沟通的。” 总结《边城》这部作品之所以占重要地位,是因为这部小说作品在从容舒展中抒发了作者沈从文对乡土的感情、对生命的爱。 边城的读后感200字篇4 《边城》看了有一段时间了,刚开始有一些排斥看这本书,因为作者的年龄可要比我大多了,后来耐着性子看了下去感觉越来越好。书中少了唯美,多了质朴;少了浪漫,多了清新。 老船夫和外孙女翠翠相依为命,但外孙女越来越大了,最终还是要嫁人的,城中船总家的两个儿子都喜欢翠翠,兄弟俩决定公平竞争,这本该是一场无伤大雅的事,可到最后天保死了,把喜事变成了阴差阳错的悲剧。 最后老船夫在暴风骤雨的夜晚离开了人世,只留下了翠翠独自等待不知会不会回来的傩送。本以为故事里会有个大反派的,可看到最后还是很平淡,翠翠独自在那个凄凉的岁月里…… 边城的读后感200字篇5 《边城》是一个关于湘西苗族的“民族寓言”的经典文本。用人物象征和心理分析的方法,透视《边城》的深层文化隐喻,可以发现沈从文先生对湘西苗族文化的形象思维图腾和他对苗/汉、中/西文化冲突的思考与隐忧。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沈先生诗歌般精妙的几笔点缀,给人留下了悠长的惋惜和无限的牵挂期盼。其实我们每个人心灵深处不都有一座“边城”?也许先生那座悲天悯人的城以随历史的洪流沉入那厚重的底色中,而留给我们的是对人生和社会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0bec0426f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d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