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作者简介】 王勃(649或650~675或676),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乾封初(666)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672)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675)或三年(676),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写作背景】 古代交通不便,一旦分离,再会难期,就连通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在这些送别或留别的诗里,难免染上凄凉、伤感的色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他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它的情调和唐朝前期经济文化走向繁荣、封建社会上升发展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少府”,是唐代对县尉的通称。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给他这首诗。 【诗意解析】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古诗赏析】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开头两句分别点出送别的地点和行人的去向。“城阙”,指京城长安,阙是宫门两边的望楼。“三秦”,泛指长安附近。 “五津”,是杜少府要去的地方。这两句通过一近一远两处景物的对照,衬托出行者、送行者双方依依惜别的感情。 这位姓杜的朋友在京城得到县尉这样一个小官,长途跋涉到蜀州去上任,恐怕是一个很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王勃自己游宦在外,也不怎么得意。当他们走出都城,远望五津的时候,彼此的感情很自然地会沟通在一起。“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这两句诗把两人之间感情的共鸣写了出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转而去宽慰那即将远行的友人。 最后两句就此再推进一层说:“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凝练、鲜明劝慰友人不要在分手的岐路上因离别而悲伤,就像那些青年男女一样地别泪沾巾。 《杜少府之任蜀州》写离别之情,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慰勉,意境开阔,一扫惜别伤离的低沉气息,为唐人送别诗之名作。 别薛华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故事背景】 王勃有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名叫薛华(也称薛升华),不仅和王勃是同乡,两家还是情谊笃厚的世交。 这一天,正是唐高宗咸享四年(公元673年)的一个秋日。清晨,薛华远行上路了,王勃一程又一程地向前相送,不知不觉,走到城郊外面来了。 此时的王勃,已被罢官入蜀好几年,只有和薛华见面的时候,才能把内心的郁闷一吐为快。如今薛华又与他作别远行,令他感到很是孤独与悲凉,不忍分手,都走出郊外很远了,还在往前相送。薛华知道他心中悲苦,安慰他说:“子安啊,我知你仕途坎坷,感慨良深,内心凄苦。但你少年即负盛我,素有抱负,虽眼下怀才不遇,不得重用,可你眼下年仅二十刚刚出头,机遇对你来说,一定还有很多很多……” “你不是不知道,”王勃抬头往路的尽头望着说,“我触怒的是当今皇上啊!都怪我一时好胜,信笔涂出那篇不该写的„戏为檄英王鸡文‟,否则,这几天我一定是在京国接待你,一起豪吟痛饮……” 他们已走到一个羊肠小道,这是一条近路,对于弯弯的大道,正是舍弓走弦之举。这条小路明明灭灭,是一条不甚分明的草径,必须一边细心分辩,一边摸索前行,一旦走错,就得重新寻人问路。王勃见了,心内深有所感:前面当有多少荒寂艰难的路哇,与我相知的薛华踽踽独去,沿途问路时,心情又该多么惶惶不安。在这迢迢遥远的行程中,唯有一颗悲凉失意的心与他作伴,这简直会拖垮他人生不过百年的孱弱身体!唉,薛华啊,你我的心情,都像那浩渺无际的长川大河上漂泊不定的一叶小舟哩!生活,也是一样的辛酸凄苦。你我二人,不论谁离开,谁留下,彼此都会思念成梦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201e96d27d3240c8447ef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