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创新 杨明秋和他的蜘蛛网 作者:暂无 来源:《华东科技》 2015年第3期 纵观蜘蛛网这些年,可以说是把握传统、变化之快、创新不断。 采访 李岩 张臻 文 张臻 摄影 金伟良 一次会议上,杨明秋先生落座,等待,开讲,保持着他一贯的快语速。从他的话语中,不仅飘出对当下互联网思维的另类思考,也让人们再一次接近他对纸媒的理念,对传统媒体不变的初心。 这是《华东科技》记者第三次接触蜘蛛网创始人杨明秋,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把传统行业转化为互联网模式的能力,以及对商业模式创新的把握。去年5月,杨明秋曾写过一篇有关纸媒发展的文章,他提到,“纸媒不仅不死,甚至纸媒不老,但需变革前行。”也许你会好奇,一家互联网公司的老总为何如此关注新闻行业的发展,关注媒体商业模式的变迁,我们得从他的经历来看。 其实,杨明秋出身金融业。1997年至2001年,他在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分行工作,被称作当时住房金融创新的领军人物,主持了中国第一个住房金融证券化方案的设计。 他也是曾经的资本少帅。在2001年至2005年间,杨明秋担任上海东方明珠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亲历了中国文化传媒产业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并领导了当时东方明珠在传媒广告、旅游娱乐等行业的重要收购兼并和投资发展工作。”在任期间使东方明珠成为上海第一家成功实施股权分置改革的国有企业。 “干了几年职业经理人后,在生活无忧的状态下,就想从头做起,有一种理想情怀。”杨明秋曾说。 也就在那时,一个创业机会摆在了杨明秋面前——能否把传统的报刊发行模式互联网化?从此,杨明秋想要用互联网思维来改变传统报刊发行行业。 于是2006年,一家专注于报刊发行的电子商务互联网企业蜘蛛网诞生。 逆势上扬 总体来看,蜘蛛网的报刊杂志发行业务品种涵盖了大众消费、商业财经以及学术性刊物等。 “2009年上半年,蜘蛛网斥资千万打造了‘蜘蛛网数字报刊平台’。这一报刊网络发行所整合的报纸和杂志资源分别达2000多种和9000多种,属业内领先水平。”杨明秋介绍。 2009年,杨明秋从创业者的身份转变为企业的战略规划者,在他的推动下,蜘蛛网升级为平面媒体综合服务商。 其实,蜘蛛网最早的想法是做内容,第二步才是建立相应的渠道。杨明秋回忆,民营企业申请刊号相当困难,在第一步无法迈出的前提下,蜘蛛网才做起了渠道建设。 杨明秋把这样的选择比作歪打正着。“当然从现在来看,做渠道反而更有优势。”他坦言。 从传统媒体的大背景来看,杨明秋的庆幸也不无道理。在新媒体与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发生着变化,转型甚至倒下。而对从事渠道业务的蜘蛛网来说,相反却是其发展的一个契机。为何能有如此乐观的判断?杨明秋给出了答案。“我们认为报纸的业务量确实会下降,因为其主要是信息类,强调时效性。而与手机这样的碎片化阅读不同的是,杂志是系统化、专业化阅读。”杨明秋继而谈到,假如蜘蛛网能够做好、用好其细分市场,在报纸阅读比例下降,杂志比例上升的情况下,总量反而会有所提升。 而就目前来说,报刊领域仍是个存量近数百亿的市场,“有这个市场蜘蛛网就足够了”。 同时,杨明秋认为,蜘蛛网需抓住当前线下发行转向线上发行的趋势——“我们就能累计优势,在当前条件下对蜘蛛网是有利的。”他谈到了三个方面: 首先,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比以往更注重线上的发行渠道。杨明秋总结,线上发行的优势在于媒体知道用户是谁。他举例,假如过去某份报刊发行了100万份,但用户是谁、在哪里,报刊社并不知情。而现在,借助蜘蛛网这样的线上发行渠道,报刊社可以清晰地了解用户群体,继而产生实时的互动,这对报刊社及时了解用户,调整产品非常有帮助。 其次,“围绕纸媒的推广与发行,同时在其电子化的过程中我们能够不断创新。”杨明秋这样解读,在变革的领域里,创新性的想法尤为重要,尤其是当下纸媒普遍发展较困难的情况下。 最后,杨明秋也坦言,从现实角度来说,传统媒体产业的衰退也阻止了其他竞争者的进入。“对一个新创业者来说,他可能不太会介入到这么一个行业。”杨明秋说。 除此三个方面,杨明秋也告诉记者,从数据上看,蜘蛛网的纸质媒体发行量也在稳步增长,且增长较快。“2014年上半年蜘蛛网报刊发行量增长40%,下半年增长为100%。综合全年数据来看,有近70%-80%的增长。” 模式创新 2011年,杨明秋又有了新的战略规划——蜘蛛网的“网线”已不仅仅是报刊发行,其在演出、电影、创意产品上也开始布局。 至于为何有这样的转型趋势,杨明秋告诉记者,一方面由于报刊的订阅高峰主要集中在第四季度,通过转型能够合理有效地分散业务,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则是与蜘蛛网的定位有关。 他表示,“蜘蛛网的定位本身即是要逐步加载其他产品。”杨明秋谈到电影作为一个核心文化产品,正契合蜘蛛网的发展轨迹。“从大众文化来讲,从报刊到电影,再到演出,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可以这样理解,蜘蛛网能够提供用户在文化生活领域一站式的消费,这或许是杨明秋让他的“网”延伸到更多文化服务类别的动因。 而在具体做法上,蜘蛛网强调低价优势。去年9月15日,蜘蛛网正式开始电影票零利润销售,并在未来把范围扩大为零元服务费和零票价。对此,杨明秋表示,零服务费销售的模式创新,对电影院、观众、制片方都是好消息。 一组数据显示,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中,在线购票平均占比已超过30%,2014年上海地区这一比重增至40%-50%。而在2013年中国电影市场217亿元的总票房中,在线团购电影票的总交易额达到36.4亿元,占比达16.8%,巨大的销售容量已使其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细分市场。 “以蜘蛛网为例,原本每张2D电影票售卖加4元服务费,每张3D电影票售卖加8元服务费,服务费即是售票网站的真实售票收入。从9月15日开始,蜘蛛网将每张2D和3D电影票的服务费统一变成3元。这3元成本费的组成反映了如今网票电商的成本来源——1.5元付给合作的售票系统,0.5元作为设备维护费,而1元是人力成本和影院押金的资金成本。” 杨明秋还透露,与传统线下分时段、分价售票以及线上购票参与价格竞争不同的是,蜘蛛网设计的盈利方向、则是将在线售票的服务费进一步“摊薄甚至取消”,转而由等价的不同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售来替代。进而,电影片的销售将进一步作为蜘蛛网导流产品,吸引用户对网站的关注度。 随着电影、演出在线销售市场的建立,以及相对成熟完善的报刊发行网络,蜘蛛网某种程度上已建成三维一体的泛文化电子商务平台。用杨明秋的话来说,便是“综合文化电商网站”。 在此基础上,杨明秋也强调了媒体化作为蜘蛛网盈利模式的重要性。“综合网站的优势,可以转化到报刊、创意产品上,产生媒体化的收入。同时,我们也会和制片方合作,积极面向蜘蛛网会员,针对特定用户产生盈利。”杨明秋总结道,“所以从根本上讲,蜘蛛网是一个电商平台加媒体的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是电商平台与媒体,杨明秋与他的蜘蛛网还有更长远的规划,就是“众筹电影”。“蜘蛛网已经在跟一些上游制片方、策划机构进行咨询合作与上映前预热工作,也与华谊兄弟这样的制作方、网票网这类的同行保持着长期的接触,各种合作皆有可能。”杨明秋告诉记者,在未来,蜘蛛网或许能够重新塑造电影市场的整个游戏规则。 纵观蜘蛛网这些年,可以说是把握传统、变化之快、创新不断。因此,杨明秋对传统行业的创新与颠覆也让他获得了创业者中“异类”的称号。将来,热爱创新的杨明秋与他的蜘蛛网又将有哪些大胆的设想与产品,或许此时此刻,他也正在思考蜘蛛网的下一个“引爆点”在哪里。 (实习生董群力对本文亦有贡献)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27c0072ce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c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