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诗配画手抄报的图片模板及资料 1)山外青山楼外楼。——林升《题临安邸》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3)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4)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5)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 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7)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8)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 9)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10)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 二、谐音古诗 1、《竹枝》 唐·刘禹锡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情)。 2、《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描写思乡的诗:题稚川山水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赏析 这首题咏稚川山水的小诗,写得风光如画,感情充沛。稚川,所在不详。从诗中描绘的境界看,像是江南山水之乡。戴叔伦曾先后在新城(今浙江富阳)、东阳(今浙江东阳)当过县令,诗中所咏山水,或在两地中某一处。 前两句即景描写,由近及远。“松下茅亭五月凉”,松下茅亭是诗人观赏稚川山水的立足点和题咏之处。时值仲夏,天气已开始有些暖热,而苍松覆盖下的茅亭却依然凉意袭人,为览眺这一带的山水提供了一个宜人的场所。从下文“行人”之语推测,诗人大概是行旅路经此地,在茅亭歇脚。这就更给这次览眺增添一份不期而遇的欣喜。 如果说,前两句堪称“诗中有画”,那么后两句却是画笔所不能到的诗的意境。画面上可以出现行人遥望隔水青山的形象,但却画不出行人心中的“无限秋风思”,更无法画出怀着无限乡思的行人面对隔水青山时所引起的联想和复杂微妙的思绪。 山水画之所以不能代替山水诗,就在于它缺乏抒情的直接性。这首题咏山水的诗之所以成为诗而非画,正在于三、四句融铸了诗人独特的内心感受。其妙处不在于它写出一种较为普遍的思想感情,而在于它写出了这种思想感情独特的发生过程,从而传达出一种特殊的生活况味,耐人含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27de42b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