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的家教和家风

时间:2022-08-18 16:14: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朱德的家教和家风

作者:罗淑蓉

来源:《现代妇女》2017年第12

在中国的传统中,家庭往往传承着祖辈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立业的一些教诲。这些祖训,往往体现了一个家族的核心价值观。朱德得到了祖训的教育和引导,又根据时代的需求,对这些祖训进行了传承、创新和发展。

朱家祖先都是憨厚、勤劳、朴实的农民,朱德的祖父是一个中国地道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祖母是家庭的组织者,把十几口人的家庭管理得井井有条。日子虽然贫寒,但全家和和顺顺,尊老爱幼,深受当地群众的称赞和尊敬。朱德的父母都是赋性敦厚、为人忠耿、侍亲孝、持家勤的一代人,他们每天都起早贪黑地在地里干活。佃农家庭的生活是艰苦的,由于地主的残酷剥削,尽管一家人辛勤劳作,但仍然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和《朱子家训》的引导,深深地影响着朱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养成了勤俭廉洁的好习惯,一生都保持着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

朱德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熏陶,对他影响最深的是母亲钟氏。他曾深情地撰文追忆自己的母亲:母亲是个好劳力。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母亲这样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虽到老年,仍然热爱生产。母亲的言传身教使朱德从小养成了勤劳的好习惯。一生俭朴、热爱劳动是钟氏为朱德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

树立严格家教,规范家人行为

朱德对子女后辈的培养非常重视。他特别强调,要把子女后辈培养成革命事业的合格接班人,而不是要接、接。他对后辈说:要尽到我们的责任,把你们培养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19379月,朱德在给四川亲属的信中写道:那些希望升官发财之人决不宜来我处,如欲爱国牺牲一切能吃劳苦之人无妨多来。他还说:我不能再顾家庭,家庭亦不能再累我革命。这是战争年代朱德对亲人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也一刻没有放宽做人做事的标准,而是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和家人。

朱德的儿子朱琦去世后,有关部门把朱德的三孙子从海军青岛基地某部调到北京,以便照顾。朱德知道后,极不高兴地说:我要的是革命接班人,不要孝子贤孙!哪里来的,还应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292bb79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