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媒介与偶像崇拜的关系 作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重要事件之一的偶像崇拜,正在受到当代媒体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质和价值取向。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媒介世界中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特点及其可能存在的问题,是我们了解当代青少年人生价值观的特点,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的基本前提条件。 I、媒介世界对当代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影响 一般而言,媒介世界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媒介实体(以物质形态出现的媒介工具,属于硬件)、媒介符号(以符号形态出现的信息载体)和媒介信息(以媒介内容或媒介节目出现,属于软件)。 当前,媒介世界中这三个层面的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使得现代传媒与当代青少年偶像崇拜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 首先,媒介实体的多样化拓宽了当代青少年偶像崇拜的途径,扩展了其偶像选择的空间。在媒体形式较为单一、数量较为贫乏的年代里,青少年对偶像的认识和了解大多来源于一体化的主流媒体或熟人社会的言传身教。这种青少年偶像崇拜空间的增大在媒介世界中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大量偶像借助媒体得以生成和呈现,使得青少年可供选择的偶像崇拜对象空前增多。其次,媒介符号的影像化丰富了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感觉通道,增强了偶像的真实感和可亲近性。在以报刊、广播为主要媒介实体的年代里,媒介符号主要表现为单一的文字或声音。第三,媒介信息的商业化加大了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消费性。媒介信息是媒介符号所负载的意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媒介信息的选择、呈现,基本控制在中央和地方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手中,具有较强的政治色彩和公益性质。这一点在偶像的选择、塑造以及宣传等方面也不例外。伴随政治体制改革所带来的社会公共空间的增大,媒体作为社会的“第四种权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独立性。与此同时,在市场化驱动下所蓬勃发展的各种文化产业,也赋予了当代传媒以新的特质。 II、当代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特点 与传统社会的偶像崇拜不同,当代青少年的偶像崇拜与现代传媒的发展及其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现代媒介实体多样化、媒介符号影像化以及媒介信息商业化的背景下,当代青少年在偶像崇拜方面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感性—虚拟化 大众媒介所制造的偶像体现了一种五光十色,生动直观、视听兼备的文化形态。媒介实体的多样化,媒介符号的影像化决定了偶像生产与偶像崇拜的感性取向和形象效应。在偶像的制造和传播过程中,通过语言、画面、音响、色彩等因素的技术合成,各种“拟像”或“影像”不断刺激和强化着偶像的感性特征,特别是偶像身体姿态所具有或展示的某种“青春性”,如女性的靓丽或性感,男性的英俊或健美等。与传统偶像注重对于人的精神世界的陶冶和教化相比,当代媒介世界中的偶像更多的是诉诸于对人的欲望、冲动与潜意识这种感性层面的刺激。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感性化发展,实际上也表现了其青春享受和青春扩张的强烈欲望:一是青春欲望;二是自我扩张。媒介世界中的偶像成了当代青少年个人欲望的对象化,在崇拜行为中,实现着其欲望的替代性满足。 在媒介世界中,与青少年偶像崇拜感性化密切相关的是偶像崇拜的虚拟化。青少年偶像崇拜虚拟化主要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当代青少年所崇拜的偶像人物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虚拟人物。其次,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虚拟化还体现在青少年把握偶像途径的虚拟性上。当代大众传媒所塑造的偶像几乎都是远离现实生活的王子与公主。偶像所生存的媒介世界与现实生活世界具有很大的不可通约性。因此,青少年对媒介偶像生活的憧憬,只能是通过一种非现实化的途径才能加以把握和体验。而当代网络的发展,无疑为青少年体验这种童话生活提供了绝佳的平台。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感性化和虚拟化,常常使青少年沉迷大众传媒所打造的带有虚幻性质的偶像世界中,产生超现实的情感体验,并且在这种情感体验中混淆“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别,发展成为像美国心理学家霍妮所说的那样:“人在追求虚幻的理想自我的同时,会夺取和耗损建设性的力量,从而疏远和脱离真实自我 ”. (二)反叛—宣泄化 大众传媒凭借其即时性、跨地域的传播手段,渗透于青少年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他们业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是为社会和学校所规训和控制的边缘群体,他们又处在一个自主意识快速发展的年龄阶段,面对规训和各种压力,他们产生的反叛动机与情绪日益强烈。大众传媒敏锐捕捉到青少年这一心理,为了吸引青少年的关注与消费,它所引导和塑造的偶像崇拜模式有意迎合了青少年的反叛心理和宣泄冲动,将它转化为一种仪式化的时尚风景。反叛成为当代媒介世界中青少年偶像崇拜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大众传媒所塑造的偶像个人形象和行为方式往往呈现出叛逆的个人姿态和特质,保持与社会主流价值与学校教育的一定张力。从当前媒介世界中的各种青春偶像类型、性格特点来看,这些偶像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在于其所或明或暗的反映了偶像对各种现行制度、文化、习俗的不满和反叛。这种偶像特质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容易引起青少年的心理共鸣,甚至行为效仿。如《流星花园》塑造的F4偶像组合,在剧中轻蔑老师、违规乱纪,反而获得了青少年的崇拜与认同。青少年在偶像崇拜的行为中,满足自己社会、学校规训的反叛意愿,在某种程度上也宣泄和纾解了个人的压力。但是青少年的价值观尚未定型,他们模仿能力极强而批判思维相对较弱,在偶像及其相关文本所传达的与社会主流价值和正确价值相偏离的价值观影响下,他们很容易对这些价值观的不加批判的认同,导致偏差行为。 (三)消费—商业化 大众传媒的商业化本质决定了它运作的基本目的是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它就要实现偶像作为一个商品文化符号的最大价值。大众传媒通过与商家的合谋,既使偶像商品化——成为一种消费符号,同时以广告代言等方式把偶像与形形色色的商品形成意义连接,极力扩张偶像的文化消费空间。无论是由偶像直接产出媒介商品,还是与偶像形成文本互涉的普通商品,他们具有偶像的符码,具有再现偶像影音的功能。附着在这些商品上的偶像的美好形象、个人特质等符号,形成一种诱导性的认同框架,吸引着青少年对这些商品的消费。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商品已经成为偶像的替身,成为青少年亲近、感知偶像的现实素材。这些符号意义形成一种时尚,为从众心理极强的青少年消费群体施加了一种心理压力,促使更多的青少年投身于偶像消费的世界中,以此方式来自我表达和建构意义。在浙江省一次关于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调查中显示:青少年把零花钱的60%都花在了偶像崇拜上,他们许多关于偶像商品的消费行为,如观看昂贵的偶像演唱会,购买限量版唱片等等,都明显体现了炫耀性消费、符号消费的特点。他们在这种消费行为中彰显身份,获得了极大的心理快感。 但是这种对于偶像的符号消费浪潮极易弱化青少年的理性判断力和自省能力,使他们过分追求商品 “能指”性的符号价值,并且把生活、人生的意义与价值都赋予到符号消费行为中,这不仅仅给青少年带来了经济上的压力,更重要的是,这种符号消费的享受性、流变性、想象性使青少年的自我认同趋向于物质化、碎片化、幻象化,难以找到自我认同的坚实的基点,给青少年带来自我更深层次的焦虑和迷失。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294f12b93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