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偶像崇拜

时间:2023-01-06 02:29:1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青少拜:注的教育

研究意义:青少年偶像行为在心理学教育学上都具有极其重要又极其复杂的意义,既有消极的影响, 又具有积极功能。因此, 我们在提出偶像教育这一新概念时, 必须正确地把握青少年偶像行为的本质和特点, 不能简单地进行“是” 或“非” 的判断,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进一步 研究偶像教育的内容与策略。

特征:产生的必然性与暂时性(是青少年发展过程中可能经历的阶段,,看作一种年龄性的或阶段性的发展现象)、选择性、形象性(对外部形象的欣赏与模仿:青少年被那些具有外在完美性和力量性的形象所吸引,也被这些形象所感染, 最终在他们的行为中也以某种形象模仿的方式表现出来)、流行性、青春性、情感性、存在差异性和多样化;

行为特点:青少年偶像崇拜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行为和心理活动过程, 主要有三个行为特点冲动性心理活动倾向、超现实的情感体验、过度的行为冲突。 将之认为是一种心理行为的原因:青少年期是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特殊发展阶段, 有着既不同于儿童, 又不同于成人的心理活动内容。偶像崇拜也是这一系列心理行为过程的一个特殊附属物。偶像行为会伴随着青少年“过渡期” 的结束而消失。从这个意义上说,偶像行为也是一种过渡性的“ 幼稚行为”

负面:能够产生超越于现实和自我的情感体验, 它排斥现实生活内容, 使青少年迷恋或向往远离现实的人格形象和生活方式,形成不切实际、好高鹜远的心理与行为特点。同时, 它还常常削弱青少年自我约束机制, 对我们的伦理传统和道德规范产生破坏性影响。

正面:偶像行为在帮助青少年顺利度过“ 过渡期” 具有重要意义, 这种发展性的功能主要是种情感性的依托功能。在失去旧的情感基础及表现形式之后,偶像崇拜正是青少年寻找到的一种新的情感依托与情感表现的完美形式。这是他们能够接受、问时又能充分表现自我与独立的情感依托形式。 其他:理学家霍妮把包括偶像行为在内的许多青少年的发展问题, 解释为一种由“动荡期”人际焦虑产生的结果。

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的心理学分析

偶像:一般是指理想化、完美化、非凡化和浪漫化的人物形象。

祟拜:是一种以真挚不渝的热情, 去仿效某种可钦佩可敬慕的品格与行为的努力。 偶像祟拜:把某些特定人物作为偶像来祟拜的现象。 产生的崇拜偶像心理原因: 1自我确认: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经历儿童节段后,青少年逐渐发展起心理自我,在探寻自己的内在世界过程中由于在心中尚未建立稳定的自我形象, 常常不知自己将来该做什么、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该往哪方面努力。为走出自我的迷茫状态, 青少年急需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活生生的形象作为自我的代表、作为努力追求的将来该成为的对象的象征。为此, 公众人物中那些具有自己欣赏特点的人物就成了青少年心中认同的偶像, 满足青少年希望成为偶像那样的人物的一种自我理想, 帮助其实现其自我确认。

2)归属的需要:青少年走向自主自立,对父母出现了一种自然而然的疏离。脱离了对父母依赖而产生的“ 情感真空” 需要有“ 替代品” 来填补, 因而希望有自己钦佩人物的认可来满足其归宿的需要,因而就把对父母的依赖感移情到对偶像人物的依恋, 转向寻求一种遥远的亲密感来满足其归属与爱的需要。


3)补偿心态:成长过程中的青少年向往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 但生活中又不可避免地面临着重重压力, 诸如父母管得紧、老师管得严、学习负担沉重、人际竞争激烈等, 常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在超负荷的心理负担下,青少年需要寻求宣泄、解脱和释放, 偶像就成了他们的精神支柱。拥有偶像使他们感到精神有所寄托, 搜集偶像的生日、星座、兴趣、爱好等记录的轻松活动成为他们逃避沉重压力的“ 避风港” , 使自己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心愿可以在感受偶像特质的过程中获得补偿。 4从众心理:青少年由于知识、经验都比较欠缺, 对许多事情都还没有独立判断的能力, 学之间容易产生相互影响; 另有部分青少年因害怕与众不同而被同伴孤立、视为 另类” , 希望与群体保持一致。这种随大流和不甘落后的心理使一些青少年将偶像崇拜看作一种时尚而去崇拜同伴们公认的偶像, 使自己与周围同伴有共同语言、融为一体而免于群体的压力。 积极作用:

1)激励:偶像的成功因素能为崇拜偶像的青少年指明前进的方向和目标。 2)调整:对自己目前尚不具备的品质会努力去学习以求弥补不足。

3)充实:每个被祟拜的对象都代表了他们的一种特殊发展需要, 每一项祟拜行为都可以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快乐, 由此丰富和充实了青少年的精神生活。 消极作用:

1)沉醉于“ 追星” 而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时间、金钱、偷窃等不良行为) 2绝对化地看待偶像而出现盲目的追随或迷信。(偶像是完美的、错误缺点也欣赏认同校方)

多元选择———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

主要的偶像对象:政治家、父母亲人和文体明星,而科学家和教师等排在其后

在青少年中刘德华不是刘德华, 歌星不是会唱歌长得帅的, 而是某种思想和旋律的象征。 ①打动内心的歌词使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怦然心动,“见到你的时候/ 为什么不敢跟你点头/ 不见你的时候/ 影子常在心头/ 不知道我是否爱着你/ 每天也在想你/ 不知道你中可有我/ 谁来告诉我⋯⋯

②文体明星是经过自己理解和欣赏的, 可以获得认知和情感上的满足。明白这个道理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青少年卖血去听崔健的歌曲, 有的女学生听到毛宁遇刺, 从家里偷拿1 , 独身千里来京看望。

③“歌星的歌太让我们着迷了, 是我们心声的呼唤, 失败时, 听见成龙在唱‘人生就像潮起潮落, 谁没有尝过失败的苦果, 让我们从头来过’失落时, 谭咏麟在唱‘不惧怕, 无人拦去路, 在午夜明灯指我路⋯⋯

青年人最容易也最需要有某种偶像崇拜, 这是走向社会前的一种人生准备, 是对自己未来人生道路和成就的朦胧或者是无意识的企盼。

八十年代初, 一项持续十年的追踪调查表明: 1982 年中学生最崇拜的人物是马克思、毛泽东和周恩来; 1985 年和1988 , 中学生的崇拜偶像变成福尔摩斯、爱因斯坦、超人林肯、里根、007、武则天、刘晓庆、贝利等; 1991 , 偶像名单里出现了谭咏麟等港台星、席慕荣等港台作家。研究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变化不仅揭示其深层的社会环境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揭示出原有教育模式的不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f8e512e5acfa1c7ab00cc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