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556901.doc 话说诗仙李白 财务1101 方园 1103200126 李白,自小学一年级便在课里便接触到他的诗,第一首诗就是脍炙人口的《静夜思》,读来朗朗上口,印象深刻,过目不忘。而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更是埋下了对李白好感的种子,那幅插图及教育意义至今仍记忆犹新。从此,便与李白结下一段缘,小学到高中,李白那飘逸豪放,自由豁达的形象便在心中逐渐成形。 高中时特别喜欢这句话——“三分酒气刺出了光芒万丈的剑气,用七分才气映成金黄的月光;李白的一口酒秀出了半个盛唐”。用这优美的文字来描写李白的酒仙气质似乎再合适不过了。 每每写作用到素材,李白必定名列榜单,便对他产生了几分“敬畏”。因为他的诗大胆抒发了个人思想情感和人生理想,非常容易理解又能激励人,也贯穿了他那坎坷不得志的人生之路并表现了李白鲜明的性格特征和风格。这些可谓是写作经典素材,人人都喜欢引用,想借其言润色文章,丰富文章内涵。如此可见,李白的诗歌和他的个性在千年后的今天仍是如此受欢迎和引起共鸣的,仍是众人心目中的“偶像”。 心目中李白的形象一直是高大的,他就是那个洒脱不羁的狂人,一个颇具浪漫主义色彩的诗人,极具道家的飘逸超然的仙人。李白是和他的诗、酒联系在一起,颇有些不食人间烟火之味。 当老师要给我们介绍李白时,我以为又是像高中时的出生介绍及评价,但是结果却是非常出乎人的意料。自从老师用几节课时间给我们介绍李白之后,李白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便有了些动摇,我也开始对他产生了些置疑和想法。 当然对于老师讲到李白的诗有部分是唐玄宗或是杨玉环写的,我还是持否定态度的,无论如何我无法对老师的观点给予认同。虽然老师讲得非常合乎情理与逻辑,但是仅凭这一面的说辞与证据,就能将《静夜思》说成是杨玉环写的吗?也许这证据本身就不具可考性呢?由于老师未讲明这些出处,因此我是非常怀疑老师将李白部分诗作定义为唐玄宗或者杨玉环所作,是否有着“炒作”、故意标新立异之嫌。 当然一千个观众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虽然在李白诗歌的版权上我对老师的见解无法认同,也希望这是我的“误解”,但是这并不影响老师对李白的评价中,我对老师讲解李白的看法。 对此,我还是比较感谢老师的,让我看到了大学课堂和高中课堂的不同之处。 在高中,可以说是从小学到高中,类似人物作者介绍,完全是非常机械死板的应试教育。出生年月,代表作,别人给予的评价,所处的地位及享有的荣誉,这便是对一个诗人的注解。没有更深入的探索和思考,只是为了背诵以应付考试的工具。李白,在心里是个平面的画像,现在看来似乎过于理想主义色彩了。一个人物难道不该是有血有肉,有正面和负面的吗? 1 86556901.doc 到了大学就不同了,老师从一开始便用生动有趣的解说,颠覆了我们的思想观念,虽然有一种标新立异之感,但是还是开启了我们学会置疑权威的灵感。这才像大学的课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同学间能相互探讨,课堂上充满激烈的讨论。当然现在还只是迈出了第一步。 李白的介绍虽然花了很多节课的时间,但是却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让我们开始有探索和置疑的概念。老师说的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刻,“你说的每一句话都要站得住脚”,在学术上就更需要更严格了。 因而,为了说的话站得住脚,就要查阅大量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作为依据。当然我查阅的只不过冰山一角,还不够资格谈天说地,说方道圆。但在查阅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竟也有了一些疑问和自己的思考,体会到了查阅过程中思考的快乐。而这些思考的源泉来自老师的启发和解说。 首先是追溯李白的出生地。这在我看来是没什么必要的,当然这是针对于人物介绍来讲的。一个出生地无法确认时,完全可以跳过,这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似乎没有什么影响,也许可以增加当地人们的自豪感以及是一种文化版权的归属。当然学术上是要追求严谨准确的,还是需要实地考察加以验证的。在网上有最新消息说,李白的出生地是在吉尔吉吉斯坦。 其次是李白苍白的婚姻,这点我是认同的。李白的婚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先后共经历四次,第一次做了前宰相倒插门的女婿,但与妻共处12载直至去世,膝下有一女一子,还是算美满的。最后一任妻子宗氏也是李白非常喜欢的,两人志同道合,造就千金买壁的佳话,具有浪漫色彩。而与几任妻子的结合却又让我看到了李白的另一面。李白常常会云游在外,留下妻子在家中照料孩子,不免将生活的重担都压到了妻子身上,这不得不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不是一个好丈夫。同时仕途的挫折也让他出逃在外,宗氏几次相救,但最终相爱的二人终究没再见面,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剧,不由悲从心起叹息可怜的宗氏与李白的遭遇。也许好男儿志在四方,但正是这样也许也就造就了他婚姻的悲剧吧。 最后是李白入世为官的政治抱负,这是我最想知道的。李白为何费尽心思结交达官显贵举荐自己以求入仕为官呢?是为何而产生了这个念头呢?古代有很多文人墨客,常常满怀抱负,却常郁郁不得志,这又是为什么呢?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吗?这是文人都会有的政治情结吗?一连串的问题在脑海中闪现。资料中说到,错位的人才标准激发了李白的求仕愿望。帝王多喜好诗文,文人以诗文取仕的屡见不鲜,因而有文人尤其像李白这样“开口成文,挥翰霞散”就对政治生活更是充满期待了,甚至可以说是有些自负。但是他们弄错了一点,文采与政才能对大部分人来说是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虽有满腔的抱负但也只能无缘叹息,只奈官场黑暗腐败,人心叵测,不是清高自傲文人能够苟同之地。也只能“念天地之悠悠,独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33c580fbb68a98271fefac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