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秤为什么会定为十六两一斤

时间:2023-04-24 06:04:1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古代的秤为什么会定为十六两一斤



中国有一句成语叫作“半斤八两”意思是两者的水平差不多或者是一样的,没有差别。对于没有经历过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人,通常很难理解为什么“半斤”对“八两”就是相等的意思。这是因为,我国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度量衡由“市制”改“公制”之前,中国用来称重的秤的基本单位“斤”是分成十六两的,即1=16两。这样,半斤的重量就是八两,“半斤八两”表示份量相等,进而引申为水平相当,不分上下。

这就来了个问题,中国是世界上最先采用“十进制”的国家,“屈指计数,逢十进一”华夏的先民恐怕在原始社会就已经采用了。但是我们翻翻历史,中国古代的度量衡进位制,只有在秤的“斤”的进位上,采用了“十六进制”。有人会说“十六进制,多麻烦呀”。这就有个问题,难道我们的祖先会那么“傻”么?如果不是,那么为什么要采用十六进制。

最近看到网上博克有一篇名为《祖先为什么定十六两为一斤?用心竟如此良苦!》的小文章,大意是说,十六进制为什么定为“十六”这个数,是北斗七星加上南斗六星再加上福禄寿三星组成,如果有人使用秤时缺斤少两,就会减福、减禄、减寿,这是道德的惩戒,反映了祖先的智慧。这种说法在“百度百科”的“杆秤”词条中也可以找到。

很显然,这是一个善良的故事,或者是“假托以示权威”的解释,并没有科学地解释了十六进制的成因。在其他地方你也很难找到有价值的解释,这就让杨老师给你解开这个秘密,而且是原创。

杆秤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不同于西方的天平,利用杠杆原理,只用一个相对很轻很小的“权”(秤砣),就可以称量很大很重的物。而且便于制作和携带,可以普及到每个家庭。而秤的“斤”采用十六进制,反映了中国先民制秤的大智慧。

我们知道,杆秤是在一根木杆上定出秤头、提点和刻度来,在秤头上穿眼用绳挂上秤盘或秤钩,在提点(秤毫)打孔穿绳为提绳或提纽,这是秤的杠杆的支点,在另一端则是等分的刻度,刻度的第一个点叫做“定盘星”在这点上秤砣的重量正好等于秤盘或秤钩的重量,秤处于零称量的平衡点。如果我们在秤盘里放上一个重物, 利用滑动秤砣,可以在秤杆的末端得到另一个平衡点,在这个平衡点上,重物正好等于一斤。这时我们有了从定盘星到秤杆末端一斤点的一个长度单位,它把对重量的衡量变成了对长度的计量。秤砣在秤杆上滑动这个长度,得到平衡的重物其重量就是“一斤”

很自然,我们只要把这个长度折半,那称量的重物的重量就是半斤。

下来问题就来了,如果采用十进制,半斤以下就要将刻度分为五等份。怎么来分?将一条线段五等分,在只有尺规的时代,这是一道高科技题目,能够掌握的工匠不多,即使在现


在也很难。于是我们的先人以大智慧放弃了十进位制,创造了秤的等份法则:对折法。制秤的匠人只要把用来打线的墨绳,对折,对折,再对折,一共四次,就可以把一个1斤的单位长度等分为十六份,把用这十六分之一长度称量的重物命名为1两,于是一个十六进制的秤就诞生了。

十六进制大大地简化了制作杆秤的难度,使得普通的工匠都能够制作,提高了制作的效率,而且也促进了秤的标准化、普及化、平民化,使秤像尺、斗一样,成为普遍使用的度量衡工具。

可见,十六进制是为了解决制秤中等分刻度的难度,由中国先民创造的分量法则。 有意思的是,我们祖先的称量法则,只在1斤这个单位里,斤两关系上采用十六进制,在斤以上和两以下都是十进位制。比如1两等于10钱,1钱等于10分,1分等于10毫。在两以下的称量工具是戥子秤,其最大刻度为1两,多用于称量黄金和药品,称为金衡和药衡。戥子秤需要精致准确,是要有专门技能的工匠制作的,它不是普及性称量工具。

一杆普通的杆秤,通常有两个提纽点,靠近秤头的那个是称量1斤以上的重物的,接近秤尾的是称量1斤及以下的重物的。两个提纽是上下翻着的,秤杆的上面的刻度是以两为单位的,通常整杆刻度是一斤;另一面的刻度是以斤为单位,通常为十斤。杆秤的木杆选用很重要,既要细,而且要坚韧,一般要用好的木材。在北方,好的秤杆是用白蜡杆制作的。

有意思的是,我在山西博物院看到一个唐朝的壁画,上面有一个正在卖鱼的画面,用来称鱼的杆秤,竟然有3个提纽!呜呼,此秤第三纽如何用哉!



15622日于宁波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36d5cbd67ec102de2bd89b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