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一轮复习含解析 一、七年级下册材历史料分析综合题 1.隋唐宋元时期,中国封建经济繁荣昌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元初,四方丰稔,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丁壮之夫,不识兵器。安西诸国悉平为郡县,置开远门,亘地万余里。 ——《开元纪事》 (1)材料一描写的是哪一盛世局面?结合唐玄宗的治国措施分析出现该盛世的原因。 材料二史书记载:双方盟约以后,边境贸易兴旺,宋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 (2)阅读材料二,写出“双方盟约”的名称,并概括宋与辽议和后产生的积极影响。 材料三宋太宗淳化二年(公元991年),赵安去蜀地,见“市罗一匹,为钱两万”按照当时市场上流通的铁钱数量计算,这二万文铁钱大约重120斤。 (3)为解决材料三中铁钱过重的弊端,“蜀地”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叫什么? 材料四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百分之八十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和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贾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 “苏湖熟,天下足”。 (4)材料四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导致这一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在中国历史发展的星河中,杰出人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交流使者) 材料一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佛法),唐风(唐文化)洋溢奈良城(日本当时的都城)。 ——郭沫若 (科学巨匠) 材料二 (文学大师) 材料三 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红楼梦》,这部长篇小说初名《石头记》。有人说,这部小说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民族英雄) 材料四 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摘自戚继光《凯歌》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摘自郑成功致荷兰总督的招降书 (1)材料一中的“盲目航东海”指的是什么?“唐风洋溢奈良城”又表明了什么? (2)材料二中图A所示人物最主要的科技发明是什么?图B所示著作的作者是谁? 该著作有何历史地位? (3)材料三中图C所示人物的文学代表作属于什么文学形式?文字材料中这部小说前 80回的作者是谁?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部小说的社会历史意义。 (4)根据材料四,概括戚继光和郑成功的共同思想观念,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他们在此思 想下所采取的具体举措。 3.探究题。某校同学开展“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为主题探究学习。请你参与,完成下面问题。 唐朝文化交流 材料一: 大唐国者,法式(制度)备定,珍国(文明发达)也,常须达。 ——《日本国纪》 材料二:玄奘从天竺带回佛经657部,经过20多年努力,共翻译也75部, 1335卷,约1300多万字。玄奘还把自己西行途中的见闻口述下来,由弟子整理成书,《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 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山川,以及社会风俗。 ——《摘编自教材》 (1)结合材料一日本派往大唐使节叫什么?他们频繁到大唐的目的是什么? 宋元时期科技引领 材料三: 材料四:宋元时期,中国与阿拉伯・波斯以及东非之间有大量的商船定期往返。宋代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达到了140多个。《元史》记载:“元有天下,薄(缩短距离)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摘编自教材 (2)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生活在元代的人产生“薄海内外”感觉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四,概括分析宋元科技对世界文明在文化、交通、社会三个方面的影响 明清的压力与自大 材料五: 材料六:清乾隆帝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清王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不依赖)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只不过因为“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巾是西洋各国必须的,所以“加恩体恤”,只在澳门开设洋行。 (4)结合材料五、六,分析明清时期,在对外政策上长期坚持闭关锁国的原因。 (5)综合以上材料,概括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国对外关系的阶段特征。 4.探究题分。中华文明丰富多彩,薪火相传,推陈出新。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社会篇)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图片一、二、三显示出唐朝怎样的社会风气?根据材料一中的图片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唐太宗时期的盛世名称。 (科技篇) 材料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37282faf4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f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