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城区“阳光成长”关爱留守儿童项目 需求评估报告 在我们周围,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都变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时间在外打工的子女,这些孩子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这些孩子在心理,生活,学习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我们通过对陶庄镇中心小学、井亭小学共19名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心理状况和学习状况等方面作了全面调查,以其为解决留守儿童的各种问题提供实证材料和理论参考,同时将我们关于留守儿童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再进行宣传,让社会各界都来关注留守儿童问题。 一、项目开展理论依据 (一)需求理论。马斯洛在他的论文《人类动机理论》中,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个体的需要是其行为的动力来源,并且个体的各种需要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个层次的需要及其满足的程度,关系到个体人格发展的是否完善。他将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 (二)社会支持理论。社会支持从根本上说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联系。这种联系是客观存在的或人们能感知到的,他们能与他人交流、被关心、被接纳、被爱、有价值感。社会支持是一种能为个人提供帮助的复合结构,是在社会环境中能够促进人类发展的力量或因素。因此,社会支持往往被认为是个人处理紧张事件或问题的一种潜在资源。 二、概念界定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无法与父母正常共同生活的不满十六周岁的农村户籍未成年人。 社会工作介入:社会工作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福利制度框架下,根据专业的价值观与伦理原则,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人走出困境的职业性活动。 三、项目实施区域需求与情况调查 1.校区定位需求 根据调查我们得知陶庄镇行政区域东西狭长,我们选择的两个校区,中心小学处于东部,井亭小学处于西部。两个学校的规模都比较大,在校生多,教学质量高,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周边的留守儿童大都就读于两个学校,(其中中心小9名,井亭学校10名)有利于我们的活动开展。 2.校园社会工作需求 做为两个学校非常注重一些特殊群体的关爱工作,在孩子的学习生活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由于班级的学生多,师资力量还需要充实,老师们的精力时间毕竟有限,在与孩子交流互动中缺乏专业的理论,对留守儿童成长心理不能够全面掌握,社工们的介入能做到良好的补充。 3.留守儿童家庭 (监护人)情况调查: ①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关怀的方式和效果 通过调查,大部分监护人对待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还是基本正确的,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生活照顾还算可以,对他们给予能有的关爱,只不过,他们可能不知道如何正确来引导留守儿童的人生。还有一些家长采取相对粗暴不合适的方法教育孩子,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大多数留守儿童回家后都很听监护人的话,能帮助监护人做家务活,但对我们低年级的留守儿童来说,自理能力还很差,自立能力将是一大缺失,易形成懒惰的毛病。 ②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重视程度 通过调查,多数监护人,还是重视孩子的成长的。但是有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监护人不够重视孩子的教育,不参加家长会,不过问孩子在校的情况。有的留守儿童还不时给父母打打电话,有的从来没有给父母通过电话,有的父母也从来不会给自己的孩子打电话,所以很多的学生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 四、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及分析 1.留守儿童 ①留守儿童缺乏关心与交流 留守儿童通常只有父母一方在家照顾甚至父母都已外出,在这种情况下,其必然缺失了部分亲情,每年父母都在身边的时间很少,且父母在家时也不可能把很多时间都放在孩子身上,因此留守儿童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关心与交流比非留守儿童要少许多。这也就造成了许多留守儿童在心理上的孤独感。 ②留守儿童对学习辅导的渴望 小学学习过程中,由于自学能力比较差,儿童在很多时候都需要得到老师或家长的辅导。而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父母不在家,就很难找到人辅导,尤其是跟着祖父母生活的儿童,农村老年人的文化水平一般非常低,根本没有能力辅导。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37aa9d8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7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