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尺谱的研究综述

时间:2022-04-26 18:34: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997年——2006年工尺谱的研究综述

2013-3-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石钏人气:260Emus论坛

工尺谱作为一种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辅助手段,自唐以来就一直被广泛运用,到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它曾一度在中国音乐史中占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之后随着西方五线谱的传入,简谱等的普遍运用,工尺谱这一古老的记谱法也因自身的局限性而逐渐衰落。但从7080年代开始,它又进入了音乐研究者们的视线范围内,在1997年之前对其的研究主要是对工尺谱来源、历史及与其他古谱的比较这些方面进行探讨。如马海生的《工尺谱来源》、黄祥鹏的《工尺谱探源》、李建正的《论工尺谱源流》等,详细论述了工尺谱的产生背景和应该怎样看待工尺谱的现今价值等问题。还有将工尺谱与二四谱及其他古谱作比较,论述其与它们的关系等问题的文章也有34篇。

进入97年后,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人们对工尺谱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工尺谱的作用、价值、运用范围等也有了全新的观点及看法,并开始深入思考其自身的规律和文化价值。本文收集整理了自1997年至2006年间对工尺谱研究的论文共计14篇,其中除了论述工尺谱的来源、工尺谱与音乐作品及各体裁方面的联系外,还对工尺谱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及与现代科技的相结合等问题作了详细的介绍和论述。以下是笔者对这些文章做的一个大致性的综述:

一、工尺谱的起源及其与传统古乐、乐器和戏曲唱腔关系的研究

臧艺兵的《曾侯乙编钟与工尺谱_工尺谱来源再探》一文,从文字、音韵、乐律和民间遗存等角度,通过对一定相关论据材料的分析论述,提出了工尺谱的产生是“官商角徽羽”五音的字型取简,曾侯乙编钟乐律体系为工尺谱理论基础而形成的。

张兆颖的《试析南音“指骨”工尺谱与唱腔之关系》一文,指出南音“指骨”工尺谱和唱腔是南音中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两种表现形式,从节奏、旋律、反映方言字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比较,体现出工尺谱具有的内在统一性和差异性。总结出工尺谱是唱腔的基础,唱腔是工尺谱基础上的“第二度创造”,这种二度创造充分体现了南音艺术在严谨统一的大框架下所具有的无比鲜明的个性特征和无限艺术丰富性。

张兆颖的《试析泉州南音工尺谱》一文,探讨了南音工尺谱中指骨的含义和特殊功能、指法符号“0”在南音琵琶中的特殊作用和意义,从音乐学、符号学、美学、哲学等方面揭示了工尺谱深刻的内涵,还对工尺谱常见的四个表达汉字进行了考辨,以推进对南音艺术的研究和认识。总结出我们现在对南音工尺谱的研究还很不够,我们应该从其旋津、唱词、乐器、工尺谱、律制等各个方面中去认识、探讨和研究,使我们对中华民族的古老音乐文化的认识更加深刻。

宋治顺的《京胡定调何需工尺谱》一文,以京剧的新、老爱好者之间对“京胡定调”的对话形式,对昆曲工尺谱和京剧简谱的历史由来,相互间的关系和作用等方面作了比较,得出结论两者是自成规范,各有归依的曲谱体系,既不能互为因果,也不能相依(对照)为命,人们对于它只能是各取所需。

这几篇文章都是通过对工尺谱来源的探讨及自身的价值与音乐的联系和作用,揭示出工尺谱所具有其独特的魅力,也间接的说明了工尺谱在传统音乐文化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二、当代音乐教育中的工尺谱

韩世平的《谈工尺谱认知的意义》一文,作者认为工尺谱即将失传,很有必要对工尺谱进行解读让人们对它的历史、应用和价值有一定认识。文章篇幅虽简短,但对人们进一步认识工尺谱还是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最后总结出在高等教育音乐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掌握工尺谱的实际意义,认清工尺谱在中国音乐发展历史中的作用与地位,还要有针对性地介绍工尺谱的知识,无论学生将来从事音乐教育还是演唱演奏,如不能从大量的前辈音乐所保留下来的、丰富多彩的古代和近代书籍和民间流传的乐谱中吸取营养的话,一定会给他们的发展造成障碍和遗憾的观点。

王锐的《谈工尺谱在高等音乐教学中的学习与地位》一文,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指出掌握工尺谱在继承中国传统音乐等方面的必要性,着重论述如何学习掌握这种谱式的方法和意义。时也提出了以上的观点。

这两篇文章无论是观点还是论述的要点都类似,可见对工尺谱的教学实践已经成为了时下教育界比较广泛探讨的话题了。

三、对工尺谱文化内涵及相关美学问题的研究

吴晓萍的《中国工尺谱的文化内涵》一文,从工尺谱的本质特征、与传承方式相联系的框架性特征、谱字的多义性、与传统乐律学的关系等四方面内容上,深入探讨了工尺谱的文化内涵,认为工尺谱蕴含着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并指出通过对工尺谱的研究,我们可以更为清晰地透视传统音乐中特有的文字记谱方式;音乐文化的传承方式对于乐谱谱式的制约作用;乐谱与乐律、乐器、宫调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水乳交融的关系;乐谱中所蕴含的巨大信息量,等等问题。作者认为工尺谱在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没有因时代的变迁而消失。

徐立翔的《工尺谱的非精确性与“大音希声”的美学精神》一文,作者从美学的角度探讨了,工尺谱地不精确性,指出中国古代的工尺谱是反映中国古代音乐的基本面貌,人们正是通过工尺谱这种形式,表达了他们对音乐的一种理解,或者说,一种理想,这种理想,正是人们所说的大音希声、这就是所谓的“空白”的艺术。以此说明了工尺谱的独特价值。

伍国栋的《在传承过程中新生——工尺谱存在意义和作用的思考》一文,本文从文化背景、工尺谱的历史、传承方式等方面,论述了工尺谱在中国传统音乐传承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作者认为:工尺谱以其自身的概括性、框架性来适应和辅助中国传统音乐“口传心授”的传教方式,使这种传教方式、承袭方式得以更好的完成;使传统音乐本体的变异功能在传承中能自由地发挥。它在跨民族、跨地域、跨种类的大时空音乐范围的传承中,曾发挥出了今天所用精确谱所不能取代的可以变异出音乐种类和众多新作品的特殊作用。最后还提出一个联系现状的问题,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继承范畴的中国传统音乐的教学和传承,在继承曲目作品和传承方面是否忽略我们不该忽略的方式和方法?丢弃了一些什么我们不应丢弃的传统和精?以及在这一传承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传统音乐精神风貌和艺术力的唱奏修养。这些问题都是值得学者们再去深入探讨的问题,也应当引起重视。








洛地的《“工尺谱”及其他——“附骥随笔》一文,是对伍国栋的《在传承过程中新生——工尺谱存在意义和作用的思考》的读后感,作者将工尺谱与简谱的进行比较,进一步思考了工尺谱的实际作用和对中国传统音乐起到的不可低估的价值与意义。其中谈及到了原文中的:“母谱”和“变异、创新”问题,即“据本而演文”。并对其作了解释,认为这是中国音乐的传统,也是继承和发展。在最后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忧,认为做一个从事音乐的中国人,若不能首先把握中华民族文艺之“本”即其‘文’,恐怕很难在音乐上获得真知。

这几篇文章在这十年的研究中,都占有着相当重的份量,无论是观点还是论述过程都清晰的呈现出,现代人对古代工尺谱更客观的认识和把握,同时其体现的学术价值也是值得世人去学习和借鉴的。

四、现代工尺谱的应用及电脑技术在工尺谱翻译中的问题讨论

王洪军的《创新在继承中实现_黄汛舫创作的_工尺谱游戏_之解读》一文,从作品的标题、歌词、音乐的本体结构、创作理念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首先作者认为标题中的工尺谱代表着久远的过去, 给人以历史沧桑感 而训练有素的女声代表着现在, 似又给人无法排解的优越感, 两者的碰撞、对话产生了不可抗拒的张力, 给人以沉重感。得出了人们“立足于现在却永远不能忘记过去, 既然如此, 为什么要沉重而不能自拔呢?为什么不放松自我, 以一种认真且快乐如同娱乐游戏的态度面对过去、立足现在呢?”这样的人生启迪!接着对作品本身的结构作了深入分析,最后从作曲家的创作理念的角度分析了作品获得成功的原因:是源自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深爱恋并由此产生的浓浓情感。在这份情感的驱使下, 将古今中外的传统形式进行了合理的整合并由此把听众带进了一个可以心领神会的、耳目一新的艺术形式层的感知世界。这也是间接性的拓宽了工尺谱的应用范围和影响作用。

孙新财《电脑翻译工尺谱之商榷》一文,本文介绍用电脑翻译工尺谱之各种理论,及翻译程式在规划上之原理原则。分别是:1.固定调翻译法;2.“之调名”翻译法———以均主(律调名),为首调“宫”之翻译法;3.“为调名”翻译法———以杀声(声调名),为首调“宫”之翻译法;4.自定之翻译法。

义亚的《对〈电脑翻译工尺谱之商榷〉的商榷》一文,是对孙新财先生在《电脑翻译工尺谱之商榷》中,对中国音乐体系中的“一均三宫”认识不清晰,将影响到翻译后作品的原汁原味,就此问题进行商榷,推进了音乐科技的结合进程。

在这其中还有一篇专门针对工尺谱电脑排版软件如何运用的文章:《南音工尺谱排版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这已属于音乐范畴以外的内容,因此不再作详细说明。但从这些与科技结合的文章能看出,人们对工尺谱地翻译又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无疑增强了我们进一步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了解,也使得工尺谱可以更好的发挥其作用价值。

综上所述,对工尺谱的研究已不仅仅是停留在对其的历史来源和认识上,怎样更好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工尺谱,已成为时下音乐界不可忽视的问题,今后对工尺谱的研究除了考古学、古谱学、美学、科技等以上提到的方法外,更应该深入到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应用学等范畴,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工尺谱研究理论,这无疑是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新的启示,也对现在的中国音乐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3eaf07d2a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