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在老家和奶奶一起生活。在老家过端午节我记忆犹新。 端午节一大早,我们小孩们去河边折些柳条,采些艾蒿和薄荷。到了家,我们总挑一些较大的枝条放在大门上,再把我们自己用压岁钱买的彩纸做成的葫芦挂在柳条上。小一点的柳条放在粮仓的小门上,至于艾蒿、薄荷、麦芽就放在窗台上,这些事当然由我们小孩子去做了,大人们从不插手,因为我们愿意做。然后,我们便央求奶奶快些为我们缝香包。每到这时,爷爷总嫌奶奶做事慢。只见奶奶一针一针的,把香包做成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小心翼翼的缝在我们衣服的腋窝处。每年奶奶总做一个小老虎样的给我,她老人家说我身体不好,这样可以壮一壮元气。 其实,最不能抹去的记忆该是包粽子。每年快到四月中旬(阴历)的时候,我们就把米泡上了,粽子叶是我们从镇上买来的。每年我和哥哥总是抢着包,我俩一会儿包一个又肥又胖的小猪似的,一会儿又包一个又瘦又瘪的小猴似的,可爷爷硬夸我们比奶奶包得好看。就在奶奶掀开盖帘说“熟了”的那一瞬,我和哥哥便用小手扯着奶奶的衣角,要求“提前品尝”,奶奶便从中挑出两个大的放在水中凉一下,拨给我们吃。那黄黄的、粘粘的、带烫不烫的小家伙,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1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47f22314b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8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