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氏野马的繁殖生理学特性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普氏野马的繁殖生理学特性 作者:木仁,格根图雅 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第12期 摘要:根据国内外研究报告归纳总结了普氏野马的繁殖生理学知识,对初情期、性成熟、繁殖季节、发情周期、妊娠期和产后发情的基础知识进行了重点提炼。深入了解普氏野马的繁殖生理学特性,为野马的保护、繁殖工作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关键词:普氏野马;繁殖生理;发情周期;妊娠期 中图分类号:S864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8.12.030 0?引言 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又称蒙古野马,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定为灭绝危惧IB类。野生个体已灭绝,我国于1985年从东德和英国首次引入野马,在新疆吉木萨尔县成立了第一个野马繁育中心,并在1989年甘肃濒危野生动物繁育中心引入首批野马[1]。迄今为止已有30多年的野马繁育经验,通过野马繁殖行为的观察记录,明确了繁殖基本规律。并且国外机构通过粪便和尿液中性腺激素含量的检测,详细论述了普氏野马繁殖内分泌的相关特性[2-3]。本文主要对普氏野马的繁殖行为及繁殖内分泌研究成果进行整合,为今后普氏野马的保护繁殖提供更加系统的理论依据。 1?初情期 通过观察发现栏养条件下普氏野马母驹的初情期在10~14月龄,公驹在1~1.5岁出现发情现象。分析母驹粪中孕酮含量发现,13个月龄开始出现周期性变化,与初情期的行为表现相吻合,见图1[2]。 2?性成熟 普氏野马在2周岁时性器官发育成熟,呈现出健全的性机能,但未达到体成熟水平。新疆普氏野马繁育中心1987—1990年的繁殖报告中,2周岁母驹受胎率仅为16.67%,但3周岁时母马的受胎率可达到100%[3]。并且母马粪便中孕酮含量从25月龄开始出现规律性变化,并且孕酮含量峰值基本与3周岁时浓度相当,见图1[2]。 3?繁殖季节 普氏野马具有明显的繁殖季节性,2002—2006年度新疆放归普氏野马繁殖24匹幼驹,其中91.7%出生在4—7月间,5月出生的最多,其次是6月,分别占总数的37.5%和33.3%[4]。但日本多摩动物园母马粪中孕酮含量在3、4月至第二年1月间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排卵周期),并且部分个体全年都有排卵周期,这可能与饲养的环境条件相关。 4?发情周期 通过行为观察发现,普氏野马发情周期通常为18~26 d,平均(23.08±2.84)d,发情持续期为4~12 d。母马发情时出现阴道口流出粘液、精神异常兴奋、食欲不振、频繁排尿等现象。粪中孕酮含量的变化周期与行为观察得到的数据基本一致,平均发情周期为(26.1±1.1)d,并且发情相关行为(+频尿、△阴唇开闭、×爬跨、○交配、↓最终交配)集中在孕酮含量较低的时期,见图2[2]。 5?妊娠期 通过观察发现,新疆栏养的普氏野马妊娠期为307~348 d,平均335 d[5]。甘肃栏养的野马妊娠期为335~339 d,平均(336.3±2.24)d。通过粪中性腺类固醇激素含量的分析发现,普氏野马的平均妊娠期为336 d。交配后的0~60 d粪中孕酮含量保持一定的高值,60~300 d渐渐增加,300 d后急剧增加至出产。粪中17β-雌二醇和雌酮含量,在妊娠后的60 d开始急剧增加,妊娠中期达到峰值(17β-雌二醇在160 d,雌酮在190 d),普氏野马妊娠期性腺类固醇激素含量的变化与家马基本一致。普氏野马妊娠期粪中类固醇类激素含量变化情况,见图3[2]。 6?产后发情 普氏野马产后3~7 d开始有发情行为,且产后第一个发情持续期较长6~18 d[7]。并且粪中孕酮含量,在产后两周开始增加(开始新的排卵周期),行为及内分泌变化基本保持一致。 7?结束语 普氏野马通常在1岁左右进入青春期,2岁左右达性成熟,3岁左右体成熟。在我国繁殖季节多集中在4—7月。发情周期通常为18~26 d,妊娠期为307~348 d,产后3~7 d开始发情。 参考文献 [1]?张俊,颜辉.1987-1990年普氏野马繁殖报告[J].野生动物,1990(6):27-29. [2]?木仁.希少ウマ科動物の生息域外保全に向けた繁殖生理に関する内分泌学的研究[D].岐阜:岐阜大学,2014. [3]?王墨清,鲁守炜.普氏野马的繁殖规律[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5,32(2):148-150. [4]?孟玉萍,胡德夫.中国新疆放归普氏野马的繁殖状况[J].生物学通报,2009,44 (5):1-4. [5]?张俊,成德.提高栏养条件下普氏野马繁殖率的主要措施[J].野生动物,1992(5):35-35. [6]?马成德,颜辉.普氏野马繁殖生态的初步观察[J].野生动物,1992(1):9-11.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4a91cb1f5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3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