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对唐代文学的影响

时间:2022-08-12 22:15: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儒释道对唐代文学的影响

唐代近三百年间,思想取兼容态度。以儒为主,兼取百家。立国之本是儒学,在思想领域,则儒、释、道并存。儒、释、道思想的交融,是唐代思想的基本特点。唐王室以老子为祖先,庄子、列子、文子都被封为真人。《老子》《庄子》《列子》《文子》被列为经,开元年间更设道举科,四子列入考试科目。太宗支持玄奘译经,玄宗既亲注《孝经》,又亲注《道德经》和《金刚经》,颁行天下,这都是兼取三家思想的明证。在政权运作、人材选用方面,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在人生信仰、社会思潮、生活情趣与生活方式方面,则时时杂入释、道。这些,极大地影响了唐文学的发展。

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以《诗经》为开端,儒家思想贯穿现实主义诗歌的始终。杜甫、白居易的主导思想是儒家的“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杜甫的诗歌表现出高度的人民性,是坚定彻底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白的诗歌,是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里程碑,他们的诗歌创作深受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现实主义诗歌闪烁着“爱民”的光芒。

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思想核心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贯穿着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始终。

孔、孟的儒家思想,是以“仁义”为本,主张“行仁政而王天下”,即要实行“以民为本的王道仁政”。他们认为“仁者无敌,保民而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节用爱人”

从杜甫的诗句“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赴奉先咏怀》“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岁暮》“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蝥贼”《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到白居易的诗句“惟歌生民病……句句能必尽规”《第林》六十八)“愿为马残粟,救此苦饥肠”《采地黄者》“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杜陵叟》,无不体现出他们对人民百姓的“仁爱”“本民”之心。

杜甫的思想始终是儒家思想,“穷年忧黎元”是他的思想核心,“济时肯杀身”是他的一贯精神,“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他的最高理想。

白居易的主导思想是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他认为诗歌必须为政治服务,必须负起“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政治使命,从而达到“救济人病,裨补时阙”“上交下和,内外胥悦”的政治目的。为此,在创作上他响亮地喊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总之,杜、白的现实主义诗歌,是以儒家思想为底蕴的,其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杜甫的诗歌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人民性,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自始至终,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典范。

唐代是一个思想开放的时代,也是佛教特别盛行的时代。佛教在唐代有很大的发展,天台、三论、法相、华严、禅宗等教派,在佛教中国化方面,都已经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禅宗尤其如此,它已经深深契入中国文化之中。佛教对于唐文学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士人的人生理想、生活情趣反映到作品中来。唐代的很多作家,如王绩、沈期、宋之问、张说、孟浩然、王维、岑参、常建、李颀、杜甫、李白、韦应物、元稹、白居易、刘禹锡、李贺、许浑、皮日休、陆龟蒙、罗隐、吴融、黄滔、韩、杜荀鹤等人的作品中,都有佛教影响的印记。有的在诗中直接讲佛理,如“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孟浩然《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始觉浮生无住著,顿令心地欲依”(李颀《宿莹公禅房闻梵》“有起皆有灭,无暌不暂同”(白居易《观幻》。有的表现的是一种禅趣,一点禅机,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王维《酬张少府》“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禅宗讲体的自性,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藉着具体的物象,来表现难以言传的一点禅机。这是一种更深层的影响,也是一种更为重要的影响。它给唐诗带来一种新的品质。唐诗中空寂的境界,明净和平的趣味,淡泊而又深厚的含蕴,就是从这里来的。这是佛教对于唐文学的积极的影响。

道家和道教对唐文学也产生广泛的影响。道家思想对于唐代文人来说,主要是使他们返归自然,生一份对于自然的亲和力。唐人写了许多以《逍遥游》为母题的赋,但都把大鹏作为抒发壮伟气概、表现巨大抱负的形象。他们离开了庄子物我两忘、万物齐一的根本精神,于无为中求有为,从无为走向进取。道教对于唐人人生信仰的影响更大些。

唐代的道士,大多是一些既要成仙、又要成名,既要长生不老、又要大济苍生,既要躲进深山,又要垂顾于圣上的复杂人物。而“诗仙”李白,正是这其中的一位代表。 李白受过道教的符,每以“谪仙”见称。

受道教的影响,李白的诗歌充满了大胆的想象和奇异的夸张,常常出语惊人、行文迭宕,其中一些作品带有明显的游仙色彩,显然受道教的直接影响。例如,《古风》第五首中先写其“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的游仙之举,继之与“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的人间现实形成鲜明的对照。《梁甫吟》先以“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闾阖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阍者怒”的仙路不通来隐喻仕途的受阻,继之“磨牙竞人肉,虞不折生草茎”的神化传说来影射现实的黑暗。《西岳云台歌送丹邱子》则在九重天、蓬莱境的环境下先将明星、玉女、麻姑、天帝这些道教传说中的仙人与自己的好友元丹邱混杂在一起,最后写自己与道友二人饮玉液琼浆、骑茅龙升天的故事。奇奇怪怪,不可端倪。在传说与想象中幻化着自己真实的情感。至于《梦游天姥吟留别》更是借梦游的方式写出了“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的群仙起舞的景象,并以仙界的美好来反衬世俗的龌龊。

在唐代作家中,很少有单独受到或儒或道或佛一家影响的。他们大多儒释道的思想都有,只是成分多少,或隐或显的问题。儒家思想的影响,给唐文学带来了进取的精神,佛教的影响丰富了唐诗的心境表现,道教的影响则丰富了唐诗的想象。对于唐文学的发展来说,它们都有积极的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4b3abd180eb6294dd886c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