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农民工市民化的论文

时间:2023-02-18 17:24: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农民工市民化的论文

摘要:在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并进工业化的过程中,农民工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青年一个群体,大部分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绝大部分。然而,户籍制度和相关政策却使他们只能游离于城市和乡村彼此之间之间,难以成为真正的城市人。文章研究了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和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边缘化;户籍制度;公共政策;职业培训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民渴望被誉为城市农民人。随着近海沿海城市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的兴起,农业较慢剩余劳动力出现向非农产业的大规模快速转移,外出务工6个月以上的民工人数从2000年的7849万增加到2008年的1.4亿,其中64.7%流向地级最少大中城市。争取“永久性迁移”、“市民化”成为相当一部分“候鸟式迁移”农民工的长期宏伟蓝图。但是在现阶段,由于户籍制度等障碍,农民工未能真正融入城市。对打工者市民化的现状和障碍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是有现实意义的。 一、打工者市民化的现状

农民工虽然生活在城市,却是边缘群体。他们迫切希望转变成城镇市民,但由于自身因素和外生因素使他们不能彻底融入城市,有望成为游走在城市边缘驰骋的群体。自身各种因素指农民工能力较低或懒惰,以致工作市场竞争能力从而找不到好缺乏导致其经济条件恶化;外生因素是指市场在制度设置上把农民工排斥在正规劳动力政府之外,使其不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造成他们生存状态边缘化。(董延芳,刘传江 2012)

同时部分农民工主动选择边缘化,他们不希望取得非农业户口并与城市居民保持距离。许多农民工建立了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基础、以同质群体成员生活为主的生活圈子,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农


民工虽然没有纯粹地聚族而居,越来越多是在城乡结合部租借当地人城乡房屋居住,但在这种混居中他们和城市人是“两张皮”。(董延芳,刘传江 2012

无论是被迫还是自愿可以选择,农民工拒之门外边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方面,大多数农民工在非正规部门或者正规部门的非正规岗位,其主要包括特点为工作环境差、待遇低、劳动时间长。

2、居住方面,因为对房价、房租及消费水平的承担能力较低,农民工往往选择在城镇贫民区或城郊结合部,这些核心区区域大多属于城镇的边缘。

3、社会地位方面,由于受教育工作程度低和工作比较差,外来工农民工在社会地位上明显低于普通市民,他们多数处于城市的底层,不参与城市治理且缺乏流动的社会机制和空间。 二、农民工市民化危局的困境原因分析 (一)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是农村流动人口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的根本原因。由于户籍的限制,本地艾文涛劳动力和外来劳动力根据户口状况形成职业分层,致使其收入也存有制度性分层。 (二)城市倾向的政治学

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大力推进,城市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市民路人将矛头指向外来劳动力,不少发达地区设置政策性壁垒部门外来劳动力允许进入的限制。由此,农民工和网民的工资差距不断扩大。

(三)人力资本不足

研究发现,农村流动人口可通过职业途径和非职业途径取得城市户口而实现“永久性移民”,但这与个体的人力资本和社会投资及其积累程度科技人才相关。随着受教育程度从初中、高中逐渐上升到大专水平,“选择”留在城市发展的比例是逐渐商业城市上升的。职业培训增加农民工收入的作用农民工比提高文化程度更为显著,接

受过培训的人均可能获得更高的收入。打破农民工市民化障碍的对策: 1.坚持推进农奴制改革。我国传统的户籍制度把户籍与社会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4e5e6ff71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f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