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锄禾》说课稿及反思

时间:2022-08-03 02:17: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古诗《锄禾》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锄禾》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它通俗易懂,琅琅上口,易于背诵,是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八十首中的一首。在学生普遍缺乏劳动意识,不尊重劳动的当今社会,这首古诗具有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这首诗前半白描,后半议论,前实后虚。语言朴实无华,言简意深,描写的是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热爱劳动者以及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一年级学生基本上已经掌握了听读,拼音,询问等多种识字方法;并能通过拼音阅读文章;而且已经能够背诵多首古诗。《锄禾》这首古诗在学前教育时就已经能背诵,但大部分同学仅仅能背诵,对于这首古诗中所蕴含的意义理解的并不深刻。尤其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不爱劳动,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浪费现象严重,而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习惯养成的最佳阶段,所以这堂课对学生的现实教育意义深远。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和大纲要求,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同时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第一课时的三个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着重理解“锄禾”“辛苦”这些字词的意思。(智能目标) 2、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技能目标) 3教育学生尊重农民的劳动,爱惜粮食。(情感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什么呢?我认为是使学生能够自主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同情,为了更好得完成教学目标。难点是理解诗句的意思,懂得粮食来之不易。

四、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了不同的教法和学法。

1、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意境美。在教学古诗时,我通过多种方式,多条渠道创设情境,引学生入“境”2、指导感情朗读。感情朗读,能再现诗的意境,加深体会诗的含义与感情。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

五、说教学过程

大家都知道,落实重点,突破难点是实际教学中能成功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所在。低年级学生,对于学古诗感到枯燥、深奥。因此,我把教学过程分为这样四个步骤。下面我说一



1




说整堂课的设计:

(一)、激趣谈话,引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看图说话引出课题。这是为学生在学习这首诗之前有个大致了解,也为了更好地理解这首诗。

()、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这个环节中,我鼓励学生用各种方法记忆字形,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并进行组词和说话训练。

()、理解诗意

诗意的理解,是个难点,也是重点。我分两句来讲解,在讲解时,我让学生以诗找景,以图解诗,以景悟情,变静为动,化难为易。

首先请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这首古诗。 1、学习第一句诗

指导看图,图中有谁?他在干什么?练习用“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说话。 学生表演读第一句诗。通过表演让学生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 在理解后,指导读第一句诗,提问:读了这句诗你想到什么? 2、学习第二句诗

让学生在图中理解第二句诗的意思,明白禾苗的成长过程,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 进行说话训练:展开想象的翅膀,假如你是禾苗,你会对农民伯伯说什么?…… 在体会到劳动的辛苦,粮食的来之不易后,听古诗范读,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四)课外延伸

让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劳动的辛苦后,引导学生进行说话,你在生活中看到哪些浪费粮食的事情?学完了这首古诗后,你会怎样做?怎样说?再结合平时学生吃饭浪费和农民伯伯辛苦劳动的对比,教育学生爱劳动,不浪费粮食。

六、说板书设计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设计的板书尽量简洁明了,在理解这首诗的同时让学生把看到的和想到的结合起来。我用两个动词“看”“想”把整首诗联系起来,突出这首古诗的难点,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辛苦,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

这堂课的设计,我始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运用多种方式使课堂教学充满勃勃生机,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自学为主线",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板书设计:



2




看:锄禾 想:辛苦

来之不易 爱惜粮食

《锄禾》教学反思

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小朋友们认识了生字,并找到了生字宝宝的朋友。多种多样的读,小组合作式学习,是小朋友在读中理解诗句的意思,课堂气氛活跃。但是在教学过程之中有个别小朋友不能认真倾听。注意力不集中,说明我备学生还不充足,今后的教学应做好充足的准备。

1 多注意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分工明确。

2 上课多提问那些注意力不集中学生,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3 备课时,多读教材,与有经验的教师交流,多从孩子们的角度出发多备学生。 4 课堂设计要合理,注重实效。 5 着重培养学生课堂习惯。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5822ca8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