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评价王安石变法 苏轼评价韩愈 王安石变法苏轼 北宋神宗年间,朝廷想要挽救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便让王安石展开变法运动,后人称为“王安石变法”。当时,朝中很多大臣都不赞成王安石变法运动,其中就有苏轼。苏轼对王安石变法进行了抵制和抗议。推行变法前,苏轼指出王安石变法措施太为激进,在北宋社会根本走不长久。 1069年,苏轼曾给宋神宗三次上书谏言,指出王安石变法的不足之处。其中,苏轼就王安石提出的《贡举法》向宋神宗提出了意见。苏轼认为,王安石倡导的人才选举制度在选拔人才方面只重视能力而不注重人品,如果选拔人才按照《贡举法》来选举,那么朝廷上将会滋生很多投机分子。苏轼正面批评了王安石选拔人才弃百姓的利益而不顾。随后,苏轼遭到了王安石等改革人士的打压。但是,这并没有让苏轼放弃,他又给宋神宗上书两次,全面抨击了王安石变法措施的弊端。以《雇役法》为例,苏轼指出,助役钱会增加百姓的赋税负担,对那些投机取巧的贪官污吏来说,他们仍然能从其中获得大量的利益。如果这一措施实行,只会引发百姓的哀怨。 苏轼三番五次的谏言根本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重视,他毕竟只是一位官职不高的文官。苏轼明知道宋神宗变法的决心和毅力,但是他依然上书提示改革措施的弊端,足以看出苏轼是位大智大勇的人才。不久之后,苏轼遭到改革派的排挤而离开了京城。随后,他将自己亲眼所见的真实情况上书给宋神宗,向他说明改革后百姓的生活状态。 苏轼评价韩愈 韩愈,生长在唐代没落的唐朝文学家,苏轼,长于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北宋,两个人的朝代足足跨越了三百年,但两个人却又如此相似。两人都是唐宋八大家的文人。 韩愈,自幼研究古训,关心朝政,但却郁郁不得志,皇科开选,韩愈考了四次才勉强考上,他一面专心研究,一心继续科考,想谋取一官半职,为朝廷效力,为百姓造福。后来入朝为官,性格过于傲然,先后与宦官、权贵相对抗,仕途并不顺利。 韩愈的政治环境与苏轼非常相似,苏轼也是满腹才华,一心想报效朝廷,苏轼的仕途经历了三起三落,经过反复的党羽、官宦斗争,苏东坡对韩愈的不幸感同身受,虽然两个人生活的朝代不同,但是惺惺惜相惜。 一向清高的苏轼甚至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一文中,对韩愈做出了极高的评价,认为韩愈在政治上忠君爱国,志向宏远,在文章上,更是针砭时弊,发人深省,“文起八代之衰”就是他对韩愈文学上做出的最高评价,意思是指,韩愈的文章已经超越了以前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中任何一个时代的,也就是因为韩愈在唐代中气,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古文运动,为散文开创了另一片天地,更是为古典散文注入了活力,不再是单纯形式主义,纸上谈兵。 韩愈的成就深得后世人的尊敬,大家将他封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苏轼行书 苏轼生于1037年,卒于1101年,是宋代的大文豪,其诗词歌赋以及散文成就都是非常高的,同时苏轼还是一位在书画领域颇具造诣的大家,擅长行书与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后世很多人都曾经学习苏轼的书法,苏轼的书法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社会阅历的增加可以说越来越成熟,展现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 苏轼的书法受到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的影响比较大,但是却又不拘泥于任何一家,自己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与韵味,苏轼自己说“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曾经评价苏轼的字“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轼的字已经达到了自己独特的意蕴。苏轼一生坎坷,胸襟气度非凡,见识过人,其书法更加的丰腴跌宕,天真浩瀚,特别是行书更是气势恢宏,超凡脱俗。所以当时有很多人向苏轼学习书法,其中包括友人王定国、赵令畤等。 苏轼的行书对后世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很多人都喜欢苏轼的行书,对其行书大加赞赏,并且进行学习,其中不乏有许多的历史名人,包括李纲、韩世忠、陆游,吴宽,清代的张之洞等,由此可见苏轼行书的出类拔萃。 现代人也有非常多的人喜欢苏轼的行书,所以2008年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了《苏轼行书》一书,其中收录了苏轼留存下来的行书作品,据说销量非常不错。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5aa40c5c281e53a5902ffd1.html